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人物  >  其他

柴振治

      柴振治 (1884—1966),字叔平,府谷县柴家墕村人。祖父柴立本系清朝拔贡,在任河南太康县县令期间,曾因奉朝廷命令总领修补黄河缺口而获重奖。离任时,购置大量图书返籍。其又一生行医。
      在藏书丰富、医学门第的家境中,他自幼广览群书,尤其喜爱儒学经典与《内经》《伤寒》《金匮》《本草》《景岳全书》等医学名著。14岁时开始行医。其间,他结合临床实践,广采民间偏方、验方,潜心研学,技艺大进。
      1933年夏,为营救长子柴嵎(因攻打县厘金局被捕而在押于榆林)而前往榆林。适逢霍乱流行,因医院无进口疫苗,染病死亡者甚众。他目睹惨状,救治了不少患者。当时《上郡日报》为此而广告云:“不论男女老幼军民人等,速请长盛栈柴先生,方能服药针刺,预防治疗”。后井岳秀(时为陕北镇守使,驻榆林)妻患子宫瘤,已不便出外,柴先生经井岳秀之岳父(任狱官,闻柴治疫声名)介绍,入官邸治疗,服药针灸一次,排血块数升而愈。其子柴嵎因而获释。
      在家辄与子息论及各医家短长,以博采众长,并教读儒学经典与医家名著,每日背诵一段而不辍。
      柴先生以针灸见长,用药亦重精选。抗战时,药物困难,常一、二次针灸治好头痛、腹痛及其他诸症,抑或就地采集草药,亦治大病、急病。
      解放后,王义成妻的子宫瘤,丁存有的缩阴,仅三五针,两三剂药则转危为安。临床时,他注重补脾去风,如妇科经产、崩漏带下等症,有时涩因涩用,通因通用,治则不拘一法,正治、反治、从治,随症采用,时有稀人之见,而每服奇效。1949年1月,一完小学生马志林(山西兴县人)得癫狂伤寒,不省人事,狂乱不安。柴先生投药一剂,次日即愈。方中有朱砂一钱,患者家属抓药,药房不予,至医生亲往才予。
      对于以阴阳法术骗人者,常劝其去空务实,行医用药。后被接纳为陕西省中医学会会员,多次赴省开会交流经验,他的好几个验方被选入《陕西省中医验方选编》一书。
 
 
参见《府谷县志》第762页
《府谷县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3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