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晋绥边区第二分区派李全超为团长,赵希贤为副团长的解放府谷随军工作团进入府谷。不久,解放军兴(兴县)、岚(岚县)支队遵照晋绥分局指示,随即西渡黄河也进入府谷,在工作团的配合下,解放了府谷花坞镇(今碛塄),成立了中共府谷县工作委员会和府谷县临时政府,赵希贤任工委书记兼代县长,冯太春任副书记。在晋绥工作团的协助下,工作委员会首先组建了府谷县民兵游击队,约100人,由高向民、张继功负责(后由张喜岗负责)。主要是维护社会治安,同时配合正规军作战。
国民党府谷县长诸承恩为了维持其在府谷的统治,对其反动武装民众自卫总队进行了整编和扩充。总队长由他亲自担任,总队参谋长由边子俊充当。总队共有500多人,200多支枪。妄想凭借这支反动武装与共产党为敌,保全自己。
7月中旬,晋绥边区第二分区独立第五团(后改编为晋绥二分区三十四团),在李仲英副司令员和团长周龙、政委赖生才的率领下,于山西河曲巡镇西渡黄河,挺进府谷。迂回于府谷县城附近,并将部队隐蔽、埋伏,随时准备与敌交战。
国民党自卫队整编以后,于下旬从县城出发,向我解放区大举进 犯,他们沿路抢劫、掠夺,到见虎墕附近进入解放军的伏击圈。三十四团战士从四面八方杀向敌人,敌人晕头转向,拔腿逃跑,伤亡惨重。这次战斗,缴获了敌人大批武器、弹药,重挫了敌人的锐气,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唤醒了民众,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8月上旬,我西北野战军进攻榆林的战斗打响,国民党二十二军军部命令驻府三营营长鲁仰尼率部速返榆林。这时,鲁营除留两个新兵连(8月下旬也调往榆林)外,其余全部撤离府谷。鲁营调离后,国民党县长兼自卫总队长诸承恩十分恐慌,他当即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商议守城事宜。
中旬,解放军三十四团和民兵游击队,向县城发起攻击。从8月16日开始,县城内的国民党党政机关陆续向北撤离。8月18日下午,诸承恩弃城退往高梁村。19日上午,驻守在县城西北高地阎家洼村的自卫大队边子俊部,被我先头部队一战击溃,向西逃窜。韩静山部在官井梁一带也被解放军击败。诸承恩见状率残部由高梁村逃往哈拉寨。19日下午,三十四团开进县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府谷县城首次解放。工委书记赵希贤、副司令员李仲英向欢迎群众作了简短的讲话。随即打扫街道,张贴安民告示,恢复战后秩序。为彻底歼灭残余顽敌,几天后,三十四团撤出县城,去消灭流窜在乡下的小股敌人。
诸承恩虽败退撤出县城,但在黄甫、麻地沟(今麻镇)、古城等地还有一定势力,逃至哈拉寨(今哈镇)后,探知府谷县城的解放军、民兵游击队已全部撤出,便于9月初,偷偷窜回县城。他们抓壮丁、买武器,搜捕和镇压有嫌疑的群众,整个府谷城郊又被白色恐怖所笼罩。
当国民党二十二军二五八团三营调离府谷后,诸承恩等大地主多次电告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请求派兵驻防府谷,邓命令内蒙古准格尔旗保安司令奇致中部驻防府谷。9月上旬,奇派葛副团长率200多名步兵、50名骑兵进入府谷,在县城及城郊的高梁村、尖堡子一带安营扎寨。
9月,以白志明为团长、杨沛琛为副团长的陕甘宁边区工作团,奉西北局命令进入府谷。工作团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党的地方组织和政权建设,做好支前和后勤工作,配合部队解放府谷全境。工作团与府谷工委、三十四团,对当时敌情作了认真分析,制定了解放府谷的作战方案。9月下旬,解放军三十四团和民兵游击队再次逼近府谷县城,敌自卫队闻讯后不战而溃,驻扎县城的蒙古军也拔营逃至尖堡子村。尖堡子地势较高,是县城至内蒙古的主要通道,制高点设有工事,能守能退。敌人凭借有利地形,妄图阻止解放军北上。县城守敌逃跑后,三十四团与游击队未进城,而尾随追击敌人,到尖堡子村受敌阻击。周龙团长根据地形及我军所处位置,决定用明退暗袭的闪电战术歼灭敌人。白天,解放军佯装向西撤退,晚上又突然掉头返回,行军至孙家崖窑村时,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家墕越沟入尖堡子村,从侧面进攻;一路由晋山入尖堡子,形成正面攻击。战斗打响,敌人借有利地形,拼死反抗,使我军不能近敌并渐有伤亡,周团长见形势严峻,下令拼刺刀,立即结束战斗。战士们突破阻击,冲进敌工事,蒙古军惊慌失措,举手投降。这次战斗,歼敌一个排,拔掉了敌据点。
解放军大兵压境,使诸承恩胆战心惊。为巩固其摇摇欲坠的政权,诸承恩纠集党、政、军负责人和地方绅士召开了一次长达6小时的扫荡解放区花坞镇的绥靖区大会。10月初,边子俊、张鹏飞带领自卫队,葛副团长带领蒙古军,向解放区花坞镇进犯。出发前,诸承恩给全体官兵打了气,并亲自督阵。当他率兵从县城出发西行10余里,便遇解放军和民兵游击队阻击,激战一小时,解放军为诱敌深入,便主动后撤,自卫队果然上当,向解放军发起冲锋,步步紧追。次日清晨,解放军派一小分队从自卫队的正面发起佯攻,大部沿左侧方向运动,对自卫队形成包围。由于蒙古军增援,使解放军背部受敌,自卫队方冲出包围圈,逃回县城。副大队长柴千被解放军生擒,诸承恩扫兴而归。自卫队、蒙古军屡战屡败,诸承恩无奈,于10月上旬又逃往哈拉寨,派人前往准格尔旗保安司令部请求援助。同时,又电请榆林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增兵府谷。但国民党各个战场都遭到解放军沉重打击,诸的乞求成了泡影。
兴岚支队在解放了花坞镇后,奉命调离府谷。这个时期,活动在府谷的解放军主力主要是晋绥二分区三十四团和游击队。三十四团辖三个营。第三营在解放高家堡时被调走,除伤病员外,实际参战人员不过五六百人,且弹药缺乏。面对强大的敌人,三十四团指战员能沉着应战,以游击战术,与敌周旋,寻找机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敌人似惊弓之鸟,疲惫不堪。10月下旬,三十四团首先向驻守在小寨附近的自卫队发起攻击,敌人未反抗,便向新庄子、暖泉寨方向逃去。第二天,三十四团进攻木瓜,沿途消灭了大柳树墕、砖厂梁等村的自卫队。
诸承恩为挽回败局,对自卫队重新作了调整,令孙述武驻守镇羌(今新民),袁宝瑾驻守天平镇(今木瓜),郝守业驻守庙沟门,边子俊驻守石马川。这些匪徒心狠手毒,四处搜捕无辜群众,抢猪、抢羊、抢夺粮食,残杀百姓,奸淫妇女,到处抓壮丁,来充实自卫队,准备与共产党为敌到底。
11月中旬,府谷工委在王家坬村(今归碛塄乡)召开了党、政、军负责人会议,会议遵照西北局指示,撤销了两个工作团,恢复了中共府谷县委员会并正式成立了府谷县人民政府。白志明任县委书记,杨沛琛任县长。会议总结了几个月来对敌斗争的经验和教训,纠正了个别同志乱打乱斗的“左”倾错误,安排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中心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后,重新划分了区。即一区为城关,二区为高尧峁,三区为木瓜、孤山,四区为清水,五区为哈镇,六区为庙沟门,七区为新民。将麻地沟(待河府县撤销后)划为八区。之后又增杨塔子为九区,老高川为十区。每个区都派有工作队,为府谷的全境解放作了充分准备。
三十四团在木瓜榆家坪经过休整后,在游击队的配合下,从木瓜向西挺进,扫清了庙沟门、沙梁的自卫队,向南挺进,转战石马川,歼灭了石马川守敌。
蒙古军、自卫队连连失利,诸承恩感到政局难稳,便又多次电告晋陕绥总司令部,请求火速调兵增援。总司令部电示其向附近友军求援。于是,诸承恩派高伟人、李锦堂两人代表伪县政府,带着礼物前去十里长滩,请求朱五美的杂牌军增援府谷。1948年1月6日,朱五美令其参谋率约200多人前来府谷驻防。第二天,该部向解放区花坞镇进犯,与解放军游击队一接火,便溃败下来。8日,长滩来电告急,杂牌军匆匆逃回。
1948年1月16日,晋绥军区三十一团(原为神府支队,1947年12月,三查三整后,改编为晋绥军区三十一团)的两个营,约七八百人。在刘籍甫团长、刘崇宗政委的率领下,奉命从神木出发,挺进府谷。途经镇羌消灭了当地民团一个连,俘虏自卫队23人,镇羌解放。部队抵孤山后,派出侦察部队前往木瓜和县城附近侦察。17日,三十一团绕木瓜向县城逼近,三十四团也由南向县城运动,对县城形成包围,准备全歼县城守敌。诸承恩得悉后,立即召开了府谷县党、政、军紧急碰头会,商讨了逃离路线。下午6时许,诸承恩率自卫队和文职人员200多人,星夜弃城北逃。至此,府谷县城第二次解放。
三十一团探实府谷县城守敌已全部北逃,决定不入县城,尾追残匪。1月17日当天星夜抵黄甫,解放了黄甫。18日黎明,抵麻地沟(今麻镇),10时左右,拿下了敌外围防线,到下午2时许,终于打垮了国民党准格尔旗保安司令部盘踞在麻地沟的黄文庭、郝德明二团和地方民团、自卫队。歼灭和俘虏敌军各100多人,缴获战马20多匹,枪100余枝,麻地沟解放。
与此同时,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姚喆指挥的野战骑兵第三旅,晋绥二分区四十、四十一团,神池游击队、偏关支前队、河曲与五寨的警卫连近万人,长驱直入府谷境内。朱五美似惊弓之鸟,不堪一击,节节败退。1月15日晨,朱匪保安团一营由马栅退至七里沟时,与我绥蒙骑兵遭遇,被击退。上午10时许,百余敌军正向十里长滩西北方向逃窜,我骑兵一部分两股向山上急追,残敌满山乱跑,纷纷缴械求饶。朱匪直属机枪连全部就歼。朱五美惊慌失措,化装成老百姓,光着脚,带着小老婆向北川逃去。解放军俘虏、击毙敌军200多人,缴获枪400多支和其它战利品,解放了十里长滩。姚喆率部又挥戈古城,全歼溃逃的黄、郝二团残部及自卫队,17日下午,敌蒙古警备师一部自麻地沟退至古城,也被我绥蒙骑兵消灭,古城遂告解放。姚喆司令员又率部向哈拉寨、五字湾进击,并解放了这些地方。至18日,我军先后毙敌150余名,俘敌营长以下43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轻炮10门,轻机枪14挺,长短枪366支,子弹27600余发,迫击炮弹120余发,轻炮弹580余发,手榴弹500余颗,战马21匹,骡子8头,电话机4架,马达1部,粮食3000石,银元4000余块,伪币1500万元,望远镜1副,衣服2000余套,以及一部分其它物资。
1948年1月18日,府谷全境解放。春节前,中共府谷县委员会、府谷县人民政府机关由王家坬移驻府谷县城。
参见《府谷县志》第572—574页
《府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