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7月,由韩锋、赵展山、徐六十九等12人组成的地方武装诞生后,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仅在本月就有4次活动:一次是7月12日到清水镇古圪垯沟居住的国民党退伍营长崔秀生家提枪。是日晚,他们到了崔家院外,高喊要崔交枪并将4颗手榴弹扔进崔秀生的房里,但未拉引爆线,没爆炸。崔秀生开枪不断射击,支队队员只好撤退。一次是7月22日晚,韩锋带领支队到清水徐庄子,将地方恶霸徐步洲的门砸开,杀了徐步洲和与徐同住的县衙提款差役韩会登,并没收了徐的部分财产。为民除了一害。游击队员发展到14人。一次是游击队路经百草墕时,遇到县衙的1个提款员和4个衙役。交火后,提款员弃马逃走,4县衙毙命。9月初,游击队在他儿坝同国民党刘润民部骑兵营180余人遭遇。开始,敌我悬殊,游击队未敢恋战,退到点素五包的老爷庙,敌骑兵队紧追不放,很快包围了大庙。从中午到黄昏,敌组织了3次攻击,均被游击队击退。天渐渐黑下来,韩峰率游击队乘隙撤出阵地,顺便缴了敌军战马4匹,枪10支。游击队无一伤亡,取胜撤退。
是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陕北游击队第七支队(简称七支队)正式成立,韩峰被任命为七支队政委兼队长。
七支队诞生后的主要活动如下:
1934年11月,神木红三团与府谷七支队在本县木瓜汇合。24日进驻哈拉寨,处决了伪联保主任赵智、伪乡长王双驹、乡文书郭喜元等4人,没收了赵智的财产,分给了穷人。12月10日,国民党县政府命令保安二队上清水、哈拉寨消灭七支队。七支队获讯,立即投入战斗准备。组织哈拉寨附近的赤卫队近千人,在牛乜梁附近待命。晚,国民党保安二队开进了牛乜梁。夜半,七支队与敌接火。双方周旋半夜,由于我武器不济,经验不足,部队被敌人冲散。天亮,七支队和赤卫队撤出战斗。
1935年2月7日晚,七支队、红三团和赤卫队员近千人,从清水出发,拂晓,出其不意,将驻守在县城门户的高梁村的国民党保安二大队包围。敌龟缩在一个高墙大院里。一阵激战,十几个团丁交枪,其余敌军,在队副苏宝山的胁迫下,躲在窑洞里顽抗,不能迅速解决战斗。七支队决定火攻。战士们从附近打谷场上背来谷草,点燃后,从脑畔上推下,却被“雨避”架住。战士又推来碌碡,推下砸塌“雨避”。烟火直窜窑洞。民团军经不住烟火熏烤,不断跑出缴械投降。苏宝山和伪乡长温留柱顽抗到底,温留柱被熏死。上午9时,战斗接近尾声,府谷守敌高锡耿带1营兵力增援。七支队和红三团,为避强敌,撤出战斗。这次战斗歼灭敌军30人,缴获长枪15支,子弹数千发,战马10匹。红三团四连连长王玉占在战斗中不幸牺牲。
高梁战斗后,七支队已是一支有战士60人,枪60条,战马20匹的有相当战斗力的穷人的队伍。群众亲切地称之为“骑兵七支队。”斯时,队长为张国继。
1935年9月25日,王兆相(神木红三团团长)率部进攻镇羌堡(今新民),与国民党二十二军八十六师杨营都连接火,击毙保卫团丁2人。后撤永寨子,杀掉县衙提款人胡佐等3人。
1936年8月1日,中国抗日人民红军独立第一师成立大会于花石崖隆重举行。师长为王兆相,政委张秀山。8月下旬,独立师为筹集冬装突然插向府谷。30日夜,沿途,独立师与府谷三营配合袭击木瓜园堡国民党守军,拂晓战斗结束,全歼民团兵。次日晨,又奔袭清水、黄甫2堡。9月1日黄昏,独立师包围了哈拉寨,同时截断敌人逃跑路线——哈镇川。这天,哈拉寨正遇庙会,敌军都集中那里看戏。我军选拔精壮的战士组成“奋勇”队,身着国民党的服装,先行来到戏台前。团丁们见红军先头部队,着国民军服,便邀其一同看戏,不一刻,红军大部赶到,乘敌不备,一齐动手,很快消灭了这里看戏的敌人,这次战斗共击毙民团25人,俘虏19人,缴获长枪30支,子弹2000发。接着又捣毁了敌人的区公所,镇压了国民党的区长。3天后,筹装任务完成,红军回撤。行至见虎墕,遇到了敌人的两路夹攻。独立师带着布匹不敢恋战,且战且退。一团政委邓万祥和三连指导员张宗仁牺牲。
参见《府谷县志》第569—572页
原文标题《工农红军在府军事活动》
《府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