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遗迹  >  其他

石窑沟石窟


(图片来源:《府谷文物》)
 

 石窑沟石窟位于哈镇陈家圪堵村西2公里处的悬崖上,东距哈镇川河1.4公里。
      石窑沟石窟旧称阳窨则,石窑坐北面南,东西走向,系天然形成。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80米,总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米。石窟自西向东共有九个洞窟,前八个洞窟相互串通,窟口均被石块砌垒封闭,第九窟单立,各窟的大小、形状不一。第一窟,平面似长方形,东西宽6米,南北深2.3米,高2.3米,面积约14平方米。石崖上及窟内峭壁上有梵文字,峭壁上有凊代“光绪六年重修彩塑”的字样。窟内有浮雕佛塔一座,三尊浮雕佛像依壁而凿,神态自若,屈膝盘坐于莲台上,从东至西,依次为宗喀巴、度母、狮贤菩萨。窟内的佛塔,形系浮雕,高约1米,塔身四级四方,与藏传佛教的建筑类型非常相似,应属佛教如意八塔之一的菩提塔。第二窟,平面似圆弧形,东西宽约9.5米,南北深约3.5米,顶部均高2.8米,面积33.2平方米。内供佛像三尊,由西至东分别为宗喀巴、普贤、文殊菩萨。窟内峭壁上亦有四行梵文字。两窟内壁上的梵文字,据专家考证,为梵文字体的“六字真言”。第八窟,窟口外露,窟内有平顶主巷道一条,东西两侧有人工洞,对称各三室。主巷深11.2米,宽1.7米,高1.75米,窟总面积43平方米,暂空。第九窟,天然形成,顶系圆弧状,平面似半圆形。底面直径6米,顶高3米,面积14平方米,内塑弥勒佛一尊。窟内西壁有梵文三行。窟下峭壁上有梵文字一行。其余石窟内均有人工凿痕,暂空。石窑沟石窟地势险要,窟形及浮雕梵文独特,位居北方,为陕西清代罕见的石窟。数百年来,虽经战乱和自然侵蚀,但旧貌尚存。200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见《府谷文物》第71页
陕西省文物局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12.6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