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胤,黄甫大宽坪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他自幼家贫,生来胆大贪玩,好与一帮孩子打架闹事,但从来不欺负弱小可怜的孩子,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在一帮孩子中,他个子大、体力好,其他孩子做不了的营生,他也经常仗义相助。
有一次,一个小孩去挽草(1),那年天旱,挽了一天也没有挽下多少草,回去又怕大人打骂,便坐在地上直哭。王嘉胤也挽了草回家,看见那个孩子怪可怜的,就把自己挽的草给了那孩子。他还经常跑到邻村去玩。小宽坪、刘家墕、黄甫、西梁是他经常去的地方,所以他与西梁的吴廷贵、小宽坪的杨六、黄甫的不粘泥关系非常好。他们几个经常一起挽草,一起放牛,一起掏苦菜。
有一天,他们正在一起掏苦菜,突然天空阴云密布,雷声大作,瞬间大雨倾盆而下。情急之下他们躲进庙里避雨,闲着没事就拉起话来,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越拉越投机。吴廷贵说:“我要日后有了钱,就先好好买猪肉羊肉吃,解决温饱问题。”杨六说:“我要有了钱,就先买件大皮袄,穿在身上不用再受冻了。”不粘泥说:“我要有了钱,就买一头好牛,耕起地来就不用费力了。”他们三人同时问:“嘉胤你长大了有了钱做甚呀?”嘉胤说:“我长大了有了钱,就叫穷人不再饿肚子,受苦人不再穿烂衣裳。”三人一看,还是嘉胤志气大,对嘉胤非常佩服。看着庙里的画像,他们突发奇想,就想结拜成兄弟。没有香火,他们就折草为香,跪在神像前许起愿来:“从今日起我们四人结拜为兄弟,有难互帮,有福同享。”他们一致推举王嘉胤为大哥,论年庚依次是吴廷贵、杨六、不粘泥。从这以后,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注释
(1)挽草:割草。
参见《府谷文库》(未出版)民间故事卷
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