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墙头乡,沿着黄河有许多村子,其中人口最多、占地最广的是尧峁村。说起尧峁村的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古时候,山贼经常在黄河中游晋陕蒙一带流窜,到处抢夺民财,欺男霸女,搅得这一带民不聊生。那时,尧峁村还只是一个住着几口人的小村落,几间茅草屋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也没有个村名,村周围也多是一些小土包。
一天,天刚傍黑,一队山贼骑着马,闯到这里。村民们看到山贼后都藏起来了。这时候,村里一位少年打柴归来,一个山贼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喝道:“打柴的!快叫村里人都出来给我们做饭。今后你们这儿就归我们管了!”少年愣了一下,但很快镇静下来,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肩上的柴担,惋惜地叹了口气:“唉!可怜啊,世上又要多个冤魂了!”山贼们莫名其妙,山贼头子走了过来说:“不用怕,我们不会杀你们,只要村民们都听我的话。”“唉!太可怜了,死到临头还不醒悟。”“我说话算话,不杀你!”“我是说你们呢,也不问问这儿是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要一命一村!”少年高喊,喊声在山谷中回荡,山贼们目瞪口呆,吓得丢魂失魄。少年接着指着远处一个个小土包说:“看见了吧?像你们这样的山大王来过两批了,现在都在那里啦。”暮色中,那个个小土包好像一座座坟墓,阴森可畏。山贼们个个面如土色,连忙跨上马一溜烟地跑了,再没敢回来。村民们得救了,村里一片欢腾。为了纪念那位聪明少年的功绩,小村落从此取名为“要命村”。
后来,村里来了一位教书先生,嫌这村名不文雅,便取其谐音叫成“遥峁村”,意思是离山贼最遥远的小土峁。再后来人们为了写起来简便,又将“遥”改成了“尧”,于是,“尧峁村”就这样世世代代流传至今。
参见《府谷文库》(未出版)民间故事卷
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