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宝应年间,山西保德的黄河岸边有一财主叫王聚德,他家资万贯又善于经商,家产越积越多。王财主是有名的大善人,常不吝花大量银子救济方圆百姓,深得百姓爱戴。上天有知,王财主三十岁喜得一女,起名小玉,也许是感动了上帝,还是黄河岸边的山清水秀美化了一方百姓,爱女生来聪明伶俐,美丽动人,年仅十五,便已亭亭玉立,美貌绝顶。小玉勤学苦读,才华横溢,终日守在闺房。
随着年龄的增大,小玉开始憧憬爱情,但她只能在黄河岸边抚琴高歌。在黄河的另一边(即今府谷县城)一青年男子名叫张郎,慢慢地被小玉婉转的歌声所折服,每天唯一的快乐便是来黄河岸边聆听河那边脉脉含情的歌声。
一日,张郎兴致忽来,高歌一曲,算是回答了黄河那一边爱情的询问。忽觅知音,小玉为之一动,随和一曲,倾诉多年的苦闷,倾诉压在心底的爱,倾诉觅得时的欢快。冬去春来,双方在对歌中感受到了爱的伟大,两颗心好想相聚,可又因这波涛滚滚的黄河水,相约只能是一种奢望,双方只能在对岸高歌表白心迹。
诗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一日,张郎在劳作之余冒着危险到山崖上去采摘木瓜。木瓜是一种野生果树,其果实香甜可口,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他想多采摘一些,设法送给河对岸的小玉,可是山崖上的木瓜少得可怜。费了很大的工夫,他只采摘了一颗。他来到河边,望着滔滔的河水,犯了愁。没法,只好放开喉咙,唱起了府谷民歌。心情急切的小玉听到歌声急忙回应。恰巧天神李靖路过秦晋,只见黄河水雾气腾腾,以为紫微星下凡,便按下云头去看。神仙有情,李靖为凡间的爱所感动,手轻轻一指,略施法术,一座浮桥突然间横跨黄河连接秦晋。小玉和张郎见有桥可渡,便不顾一切奔向了对方。人间发生的一切上天早有安排,一切都得符合天理。李天王冒犯天条,染身凡间,触怒了玉帝,瞬间,法术已撤,双方仍在两岸,张郎留给小玉的只是一个木瓜。
适逢这一年,皇家广选美女,填充后宫。远近闻名的小玉在一片痴情、一片等待中被迫进入京都,小玉天天以泪洗面。一日,皇帝又见小玉哭得很是伤心,安慰道:“小女若是嫌朕年事已高,朕可以收你为干女儿。”小玉乘机跪下长拜皇帝说:“父皇在上,请受小女一拜。”天子金口玉言,皇帝只好封小玉为公主。
三年后,公主大婚,婚赐木瓜,这是后话。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小玉进宫后,张郎再也没有听到那熟悉的歌声。为了寻找小玉,他立下誓言:今生今世,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找到小玉。回到家中,带了些盘缠便上路了。三年后即小玉婚配之日,这位新郎官因饥寒交迫,死于途中。人虽倒下,灵魂却没有倒下,到了地府,他拒绝喝下忘记前生的迷魂汤。他决心已定,即使永不转世,做个流浪小鬼,也要找到小玉。
小玉虽接受婚赐,可是迟迟找不到心上人。带着最后的等待,最后的希望,大队人马陪她来到府谷。一日,小玉忽然听到黄河中央传来张郎的歌声,多年的思念,多年深藏在心底的爱,多年来为找到心上人的那份喜悦,那份温馨随歌声飘远。可怜绝代佳人小玉在一片痴情中走向了黄河。
嫁出去的女儿不进娘家的坟。皇家择址木瓜为公主小玉修墓一座。第二年春天,墓上长起了一棵木瓜树,树上的果实鲜美甘甜,食后增白美容,妙龄男女争相采摘、赠送,作为定情物。人们又称木瓜果为爱情果。
后来当地的人民为这位痴情美丽的公主修庙一座,即今木瓜村“娘娘庙”。木瓜这个美好的地名伴着一段美丽动听的爱情故事,随着黄河水流向了远方。
参见《陕北地名故事》第208页
王世雄、王峰存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