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又名凤凰城。清水,因河得名,那狭长的源于准格尔旗五浪五素沟的清水河,就流经这里。清水河清澈见底,旧县志载:清水河“河水清冽,古时边防士卒、马匹赖以汲饮”,名曰“清水”,确是名副其实。那么为什么又叫凤凰城呢?这却来自一个神奇美妙的传说,说出来也与水有关系。
据传,在几千年前,当大地在和煦的阳光中编织神奇的童话时,一只羽毛华丽的金凤凰看中了这一汪清澈的泉水,它数次盘旋在泉水的上方。一日,它自空而下饱饮了泉水,久久不忍离去,便长时间栖息在这里。不知怎的,它的这一行为却受到神类的惩罚,一日,一阵山崩地裂过后,金风凰被压在了地下,不久,在如今的清水东门擁张家圪墕的石岩中便冒出两眼卤水泉,经久不枯,据说那是金风凰痛苦的眼泪。人们怀念着金凤凰,就给清水城起了个名字一一凤凰城。
说这里有过凤凰,这毕竟是传说。但与这传说密切相关的酒泉、豆腐泉却是至今仍实实在在地存在着。酒泉即金凤凰饮过的泉水,过去叫官井,水质优良,饮之清爽甘醇,用之酿酒,纯净上口,香气袭人。历史久远且闻名遐尔的清水海红酒即用此水酿成。豆腐泉即卤水泉,水中含碘、盐适量,用它点出的豆腐又白又嫩,有绵软坚韧的特点,一经油炸,酥软无比。
奇怪的是,在酒泉、豆腐泉附近泉水很多,却没有与酒泉、泉同样水质的泉水,这不仅仅是神奇,简直是不解之谜。清水城建于何时,倒是有史可考。据《府谷县志》载:“明成化二年(1466)巡抚卢祥筑城于山坡,凡三里,遂移府谷县兵守之,城于此”。在这以前有南汤城,在清水南五里,今水地湾一带。南汤城又名固城,北宋时,是边防重镇。当时西夏入侵,兵祸连年战事不断,人民累遭不幸。据传,为了抵御外侮,收复边城,北宋政府派上将刘金定、高宗保率精兵一万,从河东(今山西)起程,直抵南汤。在落日夕照中和西夏军展开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后西夏军退守南汤城内,紧闭城门,相持数日不下。眼看宋军粮草殆尽,刘金定心急如焚,一大夜晚,她与高宗保率兵偷袭南汤,结果中计,被困城内。西夏军纵火烧城,大火漫延整整两天,刘金定、高宗保壮烈殉国。南汤城化为灰烬。今仍有固城塔,烽火台存在,遗址上碎瓷破瓦俯拾皆是,古钱币、箭簇、人骨等古战场遗物时有发现。固城塔土坡上两个大土堆,即为刘金定、高宗保之墓。如今登上固城塔,古城墙遗迹仍依稀可辨。南汤城被毁后,另建的清水城,仍保留了南汤的名称。
1628年,明末农民起义的先行者王嘉胤就在这里揭竿而起。“蛤蟆精拉着碌碡造反,一夜攻下了南汤城(即清水)”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蛤蟆精即王嘉胤,现在看来说蛤蟆精转世大概是借以号召群众。夜间拉碌碡举事,是为了造声势。传说蛤蟆精在清水起事,是为了借清水的地名,蛤蟆有水才能生存。后来经过山西的火山,便兵败身亡。他兴于水,亡于火,应验了他蛤蟆的本性,看来有关清水的传说还真的都与水有联系。
参见《府谷文史资料第六辑》第48页
政协府谷县委员会、第六辑文史资料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