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史料  >  纪略

解放府谷国统区

赵玉斌  石树林
      府谷地处陕西省的最北部,位于秦、晋、蒙三省(区)交界处,扼守陕西的北部门户,是三省(区)贸易往来的中心。这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府谷大部分地区划归国民党县政府管辖,只有南部的一小块地方(今王家墩乡白云乡村一带)划归神府根据地管辖,但一直处于国、共拉锯状态。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苦难深重的府谷人民一心渴望和平,重建家园。但以国民党府谷县县长诸承恩为首的地方反动势力,为维持其反动统治,死心塌地奉行蒋介石“寸权必夺,寸利必得”的反共方针,一方面招兵买马,横征暴敛,壮大地方反动武装;另一方面与国民党府谷驻军二十二军二五八团三营及蒙古警备师、朱五美部等蒋匪军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为了对付共产党,国民党县政府、县党部、三青团、二五八团三营、民众自卫总队及当地的地主、豪绅们沆瀣一气,组成了国民党府谷县党、政、军权力机构,议定府谷的军政大事,对府谷人民在政治上实行高压,经济上加紧盘剥。
      哪里有盘剥,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1947年6月,府谷遭受百年未有的大旱,群众吃草根、树皮度日。为饥饿所迫,全县各地普遍掀起向地主要粮、要饭吃的斗争。6月15日晚,我神府地方武装应饥民们邀请进入府谷南沟、黑石岩两村,领导附近六个村的群众向当地地主、保长等进行清算斗争,将地主们的粮食、财物、骡马等分给当地贫苦群众。16日,荣贵镇三百多饥民,自发组织起来向周家圪崂囤粮地主殷唤郎要粮、要饭吃,殷被迫拿出四十多石粮,分给群众。同日及以后的几天,连城镇、松翠镇、花坞镇等地都发生了类似事件,共向囤粮地主分粮六十多石。全县濒临绝境的群众日夜盼望着解放军的早日到来。
      7月16日,晋绥边区第二分区派李全超为团长,赵希贤为副团长的解放府谷随军工作团(以下简称晋绥工作团)先期进入府谷花坞镇一带,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不久,山西兴(兴县)岚(岚县)支队遵照晋绥分局指示,西渡黄河,也进入府谷,在晋绥工作团的配合下,解放了府谷花坞镇(今碛塄乡高尧峁村),随即,根据中共晋绥分局指示,在府谷王家坬成立了中共府谷县工作委员会,赵希贤任书记,冯太春(泰椿)任副书记。工作委员会归晋绥分局领导。在晋绥工作团的协助下,7月下旬,工作委员会首先组建了府谷县民兵游击队(由民兵支前队改编),约百余人,由高向民、张继功负责(后张喜岗负责)。民兵游击队以维持社会治安为主,必要时配合正规军作战。同时组建了工、青、妇组织,发动群众努力生产,踊跃支前,以配合主力部队尽快解放全县。
      在晋绥工作团和兴岚支队解放了府谷一部分地方的形势下,国民党府谷县县长诸承恩把自卫总队整编扩充到五百多人、二百多支枪。诸承恩亲自担任总队长,总参谋长由边子俊担任,总队下设两个大队,四个中队。并勾结驻神山(今属准格尔旗)的蒙古军警备师师长奇权西,多次进犯府谷新解放区。
      几天后,晋绥军二分区独立五团(后改为三十四团)团长周龙,政委赖生才,在李仲英副司令员的率领下,于山西河曲县巡镇西渡黄河,开进府谷。李仲英副司令员了解敌情后,带领部队由北向县城附近开进,待机歼敌。国民党自卫总队并未得到三十四团入府的消息,从县城出发,向我解放区大举进犯。他们一路肆意抢劫,危害老百姓,进到见虎墕村(今属武家庄乡)附近进入我军埋伏圈。三十四团在兴岚支队的配合下,从四面冲杀敌人,敌人乱作一团,不战而溃。三十四团乘胜追击,到付家墕村时,由于山洪阻隔,未能全歼进犯之敌。但缴获了敌人大批武器、弹药,重创了敌军的锐气。李司令员根据群众的要求,积极进行战斗部署,准备打进县城,活捉诸承恩,全歼县城守敌。
      解放榆林的战斗打响后,国民党二十二军命令鲁仰尼率三营速返榆林。7月24日,鲁营除留两个新兵连(8月下旬也调往榆林)外,其余全部撤离府谷。鲁营调离后,诸承恩惴惴不安,及时召开了党、政、军联席汇报处会议,商议守城事宜。8月初,解放军三十四团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向县城发起攻击。从8月3日开始,县城内的国民党党政机关陆续撤离至哈拉寨(今哈镇)。8月5日下午,县长诸承恩弃城先逃到高梁村。驻守在县城附近官井梁和阎家坬高地的自卫队边子俊、韩静山部,被我先头部队一战击溃,仓皇逃命。诸承恩见大势已去,率残部又由高梁村逃往哈拉寨。8月6日府谷县城首次得到解放。
      为诱敌深入,彻底消灭敌人,几天后,解放军主动撤出县城,寻歼流窜在乡间的小股顽敌。诸承恩逃至哈拉寨后,探知解放军和游击队全部撤出县城,于是他们抓壮丁,买武器,召集散兵游勇,不久又卷土重来,占据了县城。他们向群众索要被分财物,以莫须有的“通匪”“解放军探子”等罪名,枪毙、活埋多名无辜群众。一时,府谷县城又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诸承恩还多次电请榆林晋、陕、绥总司令部派兵增援府谷。一些地主豪绅也联名乞求总司令邓宝珊给府谷增派部队。于是邓宝珊命内蒙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保安司令奇致中部驻防府谷,由府谷每月供给奇部四百匹马的草料。9月上旬,准格尔旗保安司令部派葛副团长率二百多名步兵、五十余名骑兵进入府谷,在城北的高梁村和尖堡则一带驻扎,一部分驻扎县城。这些惨无人性的蒙古军到处抢掠、奸淫,给本来就苦难深重的府谷人民又带来了飞灾横祸。
      1947年9月,陕甘宁边区派以白志明为团长,杨沛琛为副团长的陕甘宁工作团(地方上人们亦称神府工作团)进入府谷。晋绥和神府两个工作团一起分析了敌情后决定,暂时避开县城,北上解放黄甫、麻地沟一带,消灭流窜在乡间的小股残敌,以农村包围县城,进而解放全县。9月下旬,解放军三十四团和游击队再次逼近府谷县城,城内敌自卫队闻讯不战而溃,蒙古军慑于压力,也拔营逃到退守两利的尖堡则村,妄图凭借有利地形阻击解放军。县城守敌逃跑后,三十四团与游击队尾随追击,至尖堡则与敌遭遇。周龙团长根据地形和敌情,认为硬拼于我军不利,决定采取明退暗袭、诱敌下山等战术歼灭敌人。白天,我军佯装撤退;晚上,调头返回。行军孙家崖村时,兵分两路,一路由王家墕越沟入尖堡则村,从侧面进攻;一路由晋山入尖堡则,形成正面进攻。战斗打响后,敌人凭借有利地形及枪多弹足,拼死反抗,使我军不能近敌,且渐有伤亡。周龙团长见形势严重,下令速战速决,冲锋拼刺刀。我军左冲右杀,骁勇无比,突破阻击,进入敌工事,蒙古军惊慌失措,举手缴械投降。这次战斗,虽然歼、俘敌一个排,也拔掉了敌据点,但我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战士郝金喜、郝眼子牺牲。
      解放军再次兵临县城,诸承恩心惊胆颤,妄图作最后的挣扎。他纠集党、政、军负责人和地主劣绅开了一次长达六小时的“光复”解放区花坞镇的绥靖区大会,作出四条决定:一、大搞反共宣传;二、清查户口,清洗共产党嫌疑;三、重建保甲组织;四、成立绥靖区党、政、军联席汇报小组。会后的10月3日,诸承恩率领国民党府谷自卫总队第一大队,蒙古军三团二连及镇长、保长等共二百六十余人,从县城出发,向解放区花坞镇的深墕、温家圪崂、薛家墕、白家坬等六村抢粮。至4日,西行十余公里在白家坬、薛家墕之间与我军遭遇,激战一小时后,我“四四”中队佯撤以诱敌深入,敌人果然中计,向我军发起猛攻,且步步紧逼。次日清晨,我“四四”中队派一小分队从自卫队的正面发起佯攻,大部队沿左侧方向运动,对敌自卫队形成包围。由于蒙古军增援,自卫队才冲出包围圈,诸承恩等逃回县城。我军共毙、俘敌七十八人,活捉自卫队副大队长柴谦,缴步枪三十八支,冲锋枪两支,马匹、毛驴十二头(其中马一匹,毛驴十头是匪徒们抢拉老百姓的,战斗结束后我军送归群众)等物资。战斗中,沙沟子、高家老庄、乔家峁等村群众积极支援部队,自动组织担架队二十余副运送伤员。
      这次战斗后不久,诸承恩再次逃往哈拉寨,派人前往准格尔旗保安司令部求援,同时多次电请榆林晋陕绥总司令部派兵驻防府谷。他为了挽回败局,将自卫队的驻防重新作了调整,令孙述武驻守镇羌(今新民),袁宝瑾驻守天平镇(今木瓜),郝守业驻守庙沟门,边子俊驻守石马川。这些匪徒心狠手毒,四处搜捕残杀无辜群众,抢劫猪、羊、粮食、衣服,抢拉骡马牛驴,奸淫妇女,强抓壮丁,充实自卫队。还故意哄抬物价,使生活日用品价格在二三天内暴涨百分之三十到五十,牟取暴利。国统区的群众苦不堪言,日夜盼望着解放。
      1947年10月下旬,解放军三十四团首先向驻守在小寨附近的国民党自卫队发起攻击,自卫队未进行抵抗,便向新庄子、暖泉寨方向逃去。第二天,三十四团进攻木瓜,沿途消灭了大柳树墕、砖厂梁等村的自卫队。
      蒙古军和自卫队接连失败,诸承恩再一次电请榆林晋陕绥总司令部火速调兵增援。总司令部电告其可向附近友军求援,于是诸承恩派高伟人、李锦堂为代表,带着礼物前去十里长滩(今属内蒙准格尔旗),请求朱五美的保安队增援府谷。朱五美的保安队是一股兵痞流氓、散兵游勇、逃亡地主、社会渣滓凑起来的杂牌军,驻在十里长滩镇。1948年1月6日,朱五美令其参谋率二百多人前来府谷驻防。这股土匪来府谷时,沿途肆意糟蹋百姓,与蒙古军是一丘之貉。第二天,该部向花坞镇进犯,与我游击队一接火,便不战而逃。8日中午,十里长滩来电告急,该军匆匆逃回。
      1948年1月16日,晋绥军区三十一团(原神府支队改编而成),在刘籍甫团长的率领下,奉命从神木出发,挺进府谷。途经镇羌消灭了当地民团一个连和部分自卫队,俘获自卫队二十三人,镇羌解放。部队抵孤山后,派出侦察部队前往木瓜和县城附近侦察。17日,三十一团绕木瓜向县城逼近,三十四团也由南向县城运动,对县城形成包围,准备围歼守敌。诸承恩得到消息,立即召开府谷县党、政、军紧急碰头会,商讨了逃离路线。下午6时许,诸承恩率自卫队和文职人员二三百人,弃城星夜逃跑。晚11时30分逃到木瓜,得伪保长报告:解放军三十一团约七八百人,向县城包围,还有一部分,现在距此二里地休息。诸承恩闻此,继续向北逃窜(后逃至包头)。县城及附近的自卫队不打而散,边子俊率残部向西逃去,韩静山逃往包头,至此府谷县城第二次解放。
      1947年冬,解放军三十一团探实府谷县城守敌已全部北逃,决定先不入县城,尾追残敌。1948年1月17日,星夜抵黄甫,解放了黄甫。18日黎明,大部队抵麻地沟(今麻镇),刘籍甫团长首先派侦察排前去侦察,并捉了一个俘虏,探实了国民党准格尔旗保安司令部的蒙古军骑兵营黄文亭、郝德明二团五百多人驻守在麻地沟,并在城内构筑了工事。10时左右,拿下了敌外围防线,到下午2时许,终于打垮了黄、郝二团和地方民团、自卫队,消灭敌军二百多人,俘虏一百七十多人,缴获战马二三十匹,枪一百余支,麻地沟解放。
      与此同时,为了彻底全歼盘踞在十里长滩作恶多端的朱五美保安队,贺龙命令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姚哲指挥的野战骑兵第三旅,晋绥二分区四十团、四十一团,神池游击队、偏关支前队、河曲与五寨的警卫连近万人,长驱直入府谷境内。朱五美似惊弓之鸟,不堪一击,节节败退。1月15日晨,朱匪保安团一营由马栅退撤至七里沟时(距十里长滩约三十余里),与我绥蒙骑兵遭遇,我军向敌猛烈冲锋,连夺两个山头,迫使敌人步步后退,我军在强大的机枪火力掩护下,又迅速攻下了敌主阵地。敌人不甘心失败,向我军阵地发起了两次反扑,均被我军打退。敌人伤亡惨重,狼狈逃窜。上午10时许,百余匪军正向十里长滩西北方向逃窜,我骑兵一部分两股向山上急追,残敌满山乱跑,纷纷缴械求饶。朱匪直属机枪连全部被歼。朱五美化装成老百姓,光着脚,带着小老婆向北川狼狈逃去。此役我军毙、俘敌军二百多人,缴获四百多支枪和其他战利品,解放了十里长滩。姚哲率部队北上,在古城与从麻地沟向北溃逃的黄、郝二团残部及自卫军相遇,经过激战,消灭了这股残匪。17日下午,敌蒙军警备师一部自麻地沟退至古城,也被我绥蒙骑兵两翼合围。敌一股八十余人向北山上逃窜,我军追到悬崖边,残敌走投无路,跳崖逃跑,我军战士将手榴弹扔下崖去,跌死炸伤三十余人,残敌企图顺沟逃跑时,又被我军全部活捉。古城遂告解放。姚哲司令员又率部向哈拉寨、五字湾进击,并解放了这些地方。至18日,我军先后毙敌一百五十余名,俘敌营长以下四百三十余人,缴获迫击炮二门,轻炮十门,轻机枪十四挺,长短枪三百六十六支,子弹二万七千六百余发,迫击炮弹一百二十余发,轻炮弹五百八十余发,手榴弹五百余颗,战马二十一匹,骡子八头,电话机四架,马达一部,粮食三千石,白洋四千余元,伪币一千五百万元,望远镜一副,衣服二千余套,以及一部分其他物资。接着,我三十一团团长刘籍甫率领的侦察排前去哈拉寨与姚哲指挥的野战部队会合,三十四团也进入麻地沟与三十一团会合,两团解放了沙圪堵、杨家湾(两地今属准格尔旗),后开赴晋西北。
      1948年1月18日,府谷全境解放。春节前,中共府谷县委,府谷县人民政府机关由王家坬移驻府谷县城。
      为了稳定局势,迅速开展剿匪反霸、生产自救等工作,1948年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组建晋绥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部,司令员刘仲武,政委刘长亮,机关驻神木城。同年6月,又将神府游击队改编为晋绥第一军分区独立营,营长黄敬山,营部驻神木城。1948年3月,晋绥分局又决定在府谷、内蒙古准格尔旗、山西河曲县毗邻的三角地带建立河府县。李锦明任河府县县委书记,县委下辖组织部、妇联等工作部门和三个区党委(即一区平伦墩、二区古城、三区十里长滩)及麻镇市委员会;赵展山为代理县长(1948年5月,由张强正式任县长),县政府下辖民政、邮电等工作部门和麻镇市政府及三个区公所。河府县归晋绥分局领导。9月,河府县撤销,原府谷属地划归为府谷县第八区。这时,府谷共有八个区。县委下辖六个工作部门,县政府下辖十个科室。府谷县委归中共晋绥分局领导,府谷县人民政府归晋绥分区行政公署领导。1948年6月,府谷县改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榆林分区行政公署领导。1950年5月,府谷县又改属陕西省榆林专区专员公署领导。
 
 
参见《府谷党史专题资料》第1辑
府谷县委党史研究室编
 1991年11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