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地下党的诞生
1927年大革命时期,由绥德四师来到府谷的李精予(字维勤,绥德人)和府谷外出在绥德、太原、绥远等地念书回来的学生(共产党员)严念祖、张国柱(1930年病故)、刘子安(后病故)、郭天锡、李来宾等利用担任教员的公开身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组织民众抗缴苛捐杂税,宣传剪发放足。他们首先在府谷城的南门外侧一高小的教员、学生中发展了赵宋贤、李生英、孙计成入党。接着又有刘建勋、刘存升被介绍入党。
1928年,由绥德、榆林、太原等地陆续回来的学生(共产党员)苏铭鼎、刘俊甫(1934年被敌人扣捕,在押送中服毒自杀)、杨青安、柴希彦、杨岐山、高鸿轩(代名子平,武家庄庄则坪人,后被国民党杀害)、黄守斌、孙晶秋、孙计一、李青云(1929年在银川事变中牺牲)、闫增礼以及在当地发展的共产党员苏子秀、苏子儒、高清、胡蔚、杨彪、张凤羽、柴达木、杨清、孙计全、吴乃贤、付可成、郝维邦、闫秉孝、闫增信等多人在府谷城东门外的五虎山玉帝楼上由张国柱主持开会,诞生了府谷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支部书记:张国柱
组织:柴希彦
宣传:严念祖
下设两个党小组,第一组组长刘存升,第二组组长苏子秀。
不久,又有徐子鋆、王世杰、张培梓、王宗光、王国藩、任效伊、苏文英、刘珩、刘成芬等人入党。随着党员的发展,又建立了第三个党小组,组长为胡蔚。
党的支部建立后,在暑假期间举办了一次小学教员训练班(因当时多数教员已发展为地下党员,名为教员训练班,实为共产党员训练班),传播革命道理,部署革命活动。训练班结束后,将郭天锡派往镇羌二高,黄守斌派往麻地沟三高,刘俊甫派往木瓜四高,孙计一派往盘塘五高,刘建勋、赵宋贤、刘珩、杨岐山分别派往青椿峁、碛塄、小沟子、孤山等地小学开展地下党的工作。这样党的活动就由府谷城逐渐发展到乡村。先在木瓜、青羊墕村建立农运,柳林碛煤矿建立工运,在府谷国民党军段佑庵团的王敬亭连部中搞兵变,开展军运。
1929年3月间,陕北特委在米脂县苗家坪召开党、团代表会议,府谷党支部派柴希彦去参加。会议召开了六天,柴希彦回来后传达了会议精神和特委指示,决定建立府谷第一个区委。
区委书记:张国柱
组织:柴希彦
宣传:李来宾
候补:苏子秀
支部改选为书记:吴乃贤
组织:高 清
宣传:孙计全
同时建立了第一个团支部。
书记:孙计成
组织:高 清(兼)
宣传:苏子儒
委员:吴乃贤(兼)
在同年的上半年,陕北特委派来景仰山用担任教员做掩护搞地下工作。先后又有李来宾、柴希彦、郝晴轩插入伪县政府建设局,刘子安、杨清安插入教育局,张国柱、严念祖、韩峰插入国民党八十六师。从而使当时府谷地区国民党所开办学校的教员基本都支持红色革命。
到了后半年时,木瓜、青椿峁、小沟子、柳林碛、青羊墕、盘塘、碛塄等地,均建立了支部或小组。这时,党的主要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利用各种机会,如演唱新剧,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揭露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压榨人民的剥削罪行,教育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旧政权,消灭剥削阶级,发展共产党员,借机打入国民党党、政、军内部,瓦解敌人,扩大革命力量。8月间,陕北特委又派来白明善(字乐亭,清涧人,1931年被捕回榆后敌人判绞刑牺牲)、李回春(横山人)、李莉春(女,横山人,1931年走了太原)、张碧霞(女)利用来府谷担任教员做掩护,搞地下工作,建立了府谷县委。
县委书记:白明善
组织:景仰山 柴希彦
宣传:张国柱
候补:郝晴轩
同时建立了团县委,由孙计成担任书记。
1930年,先后建立了盘塘、木瓜两个区委。
盘塘区委书记为赵同之。所辖盘塘五高、盘塘村、齐家湾、柴树村、王胡家庄五个支部,有党员约五十余人。
木瓜区委书记为高清,1933年后调整为杨岐山。党的活动扰动了乡村的豪绅地富,引起了当地国民党政府对我地下党活动的注视。在11月间,国民党府谷县政府扣捕了景仰山,次年又扣捕了白乐亭。在这种情况下,刘子安、李来宾、李莉春、李回春离开府谷,走往太原等地。
1931年又成立了清水区。
区委书记:赵希贤
组织:王巨武
宣传:杨岐山
区委下设的各支部有:
古圪垯沟支部,支部书记是赵太;
西王寨支部,支部书记王满仓;
长沟支部,支部书记赵二鸡换;
张家峁支部,支部书记为王二。
1931年陕北特委派崔凌汉(米脂人)任县委书记,白世元(米脂人)任县委宣传部长,柴希彦任县委组织部长。当时因环境恶劣,崔、白二人住在保德,以做毯子为名来领导府谷地下党的工作。不久保德国民党军警纠查,崔、白离开保德回榆林。此后,府谷县委的工作由柴希彦、郝晴轩、刘中英(后住内蒙五原县城关公社乌兰大队三小队。1935年向府谷县国民党县党部办理自首)、刘俊甫等负责,吴乃贤负责团的工作。
1932年秋(或1933年秋),陕北特委派姓杨的巡视员来到府谷,当时县委书记是柴希彦。由于形势已呈现紧张,柴(系地主出身,家庭生活很好,娶两个老婆,吃不下苦)和其他一些人就动摇不愿继续干下去,所以,不愿和杨巡视员接头,于是将杨巡视员介绍给担任清水区委书记的赵希贤。
经过对清水、木瓜两区的巡视,决定将盘塘区划归神木县领导,并改组了府谷县委。
书记:赵希贤
组织:王巨武
宣传:杨岐山
这时府谷地区有两个区委:木瓜区委,书记李四,下设李家沟、青羊墕、青椿峁、沙沟四个支部;清水区委,书记赵二鸡换,下设古圪垯沟、西王寨、长沟、张家峁、上王家墕五个支部。
1934年府谷地区群众的革命斗争情绪高涨,由于某些不利因素所限,很久与陕北特委联系不上,于是7月间县委派王巨武化装成卖砂锅的到佳县五龙铺附近的一个小村子和特委接上了头。特委指示各县开展游击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王回来后,县委派了韩峰去红三团学习。8月间韩峰从红三团学习回来,带回长短枪数支。在张家峁王二家中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一、开展土地革命;二、建立七支队,属红三团建制,队长韩峰,政治指导员王巨武;三、各区建立特务队;四、乡、村组织村农会,一切权力归农会,口号是:打倒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推翻旧政权,建立苏维埃。
11月初特委又派张润民(现叫王达成,在北京工作)来府在李家畔村开会,正式划定神木县委、府谷县委管辖区域。
12月11日伪府谷县保安队长韩子仁(静山)扣捕了清水区委书记徐六十九,党员李锄勾、郝明龙、薛祥小、陈六旦、马蛇师等人,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徐六十九等向敌人供出府谷地区党的一部分负责人,有苏子秀、孙晶秋、刘世英、苏铭鼎、刘建勋、田继光、王巨武、苏子儒等人,接着敌人就扣捕了苏子秀、孙晶秋、苏铭鼎、刘建雄等。
1935年正月间陕北特委派张润民来府,在榆家坪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会上成立了府谷县土地革命委员会和府谷县苏维埃政府,重新编制配备了干部。
县委书记:子英(代名)
组织:子文(代名)
宣传:子平(代名,真名高鸿轩)
军委:子义(代名,真名赵希贤)
苏维埃政府主席:王巨武
副主席:张德厚(海则庙公社青羊墕人,1935年被敌扣捕牺牲)
军事委员:赵希贤
肃反委员:倪哲
财经委员:王尚贤
土地委员:赵润世
文化委员:李生英
建设委员:王二 王成
七个区委是:
一区(地址在石马川一带)
区委书记:贺换廷(贺春生)
组织:王顺
宣传:董来财
巡视:郝五十一
交通:高兰洞
区主席:高万庆(又名高学如)
团委:董来才(兼)
二区(地址在孤山川北、木瓜山南)
区委书记:郝朋道,后由张德胜担任。
组织:马大
宣传:马二
候补:李千家保
巡视:党不信
交通:刘畜虎(又叫刘彦飞)
团委:张玉清
三区(地址在长沟,有青椿峁、小字梁、张家峁三个支部,党员五十四名)
区委书记:田英,后由赵二鸡换担任,
巡视:苏满圈、赵富林、王玉成、赵虎兰、赵虎儿、张树勋、张芝彬、赵珍玉。
四区(地址在榆家坪)
区委书记:刘耀(代名:赤光),后由韩良玉担任
巡视:任效栋、李四、吴官、赵旦、王浩、王二和、王玉保、贾五儿、王保儿。
五区(地址庙沟门一带)
区委书记:刘成芳
巡视:刘侯老汉、刘引仑、刘行
六区(地址他坝一带)
区委书记:郝子秀(武家庄郝家塔人,1936年被敌人在见虎墕杀害)
巡视:周黄牛、高英(代名:金武)、闫治基、王五十九、郭喜顺、焦保子。
交通员:苏占青
七区(地址黄甫一带)
区委书记:天平(代名,1935年2月间被敌扣捕杀害在黄甫)
巡视:赵顺贤、王月豹、付克明、王昌、王秃儿、王光红、王二成、康佩武。
地方武装干部人员有:
骑兵连长:张济武(代理)
政治指导员:柴瑞
七支队队长:高明昇
政治指导员:贺伟
西特支队队长:李四羊
政治指导员:杜生秀、李文成
第一特务队队长:倪哲
第二特务队队长:刘耀
第三特务队队长:杨招
第四特务队队长:王三玉 副队长:苏四
第五特务队队长:张荣
团县委书记:子飞(代名)
王家墩、碛塄、武家庄三个公社,在1934年秋、冬先后开辟成红区,并在武家庄公社的田家园子村建立了第八区委,不久区委迁至郝家塔,属神、府、佳县领导。县址在神木呼家庄。其中,王家墩公社的马家岩等六个村子属神、府、佳县委二区委领导,区址在神木县瓦罗公社焦家峁村。武家庄公社贾家沟等七八个村子属神、府、佳县第九区委领导。现就第八区委详列如下:
区委书记:杨子光(神木县杨家沟人,后被国民党杀害)
宣传:贺春生(又名贺换廷)
巡视:王海鱼(王家墩公社奥家梁人,被国民党杀害)、杨万智、郝明道、杨奂付、折承先、杨怀有、王近臣(解放后在神木县尔林兔农场工作)、贾丕谟(武家庄公社贾家沟人,现在新疆工作)
1934年10月,贺春生、高鸿轩、郝明道调府谷工作,区委改选为:
区委书记:杨子光
组织:高英(又名高金武)
宣传:高义
1935年2月,在武家庄公社郝家塔村成立了苏维埃区政府。
区主席:段保金
副主席:杨树标(代名学岗,神木县杨家沟人,解放后在榆林工作)
土地委员:武常德
肃反委员:杨白狗仁
候补委员:郭双成仁
军事委员:贾子西(又名贾凤同)
经济委员:王步英
劳动委员:武富贵
文化委员:郝仲达、杨牛乜(又叫杨永知,代名远智)
农会委员:杨侯富
巡视员:郝根小、刘继明、冯早起、杨侯英、白老青女(又名白近英)、白女子、贺翠英、郝玉桃、李秉兴、郭银凤、折世元、郝子秀
交通员:杨仲旺(王家墩公社枣林峁人,被国民党杀害)、杨银旺、杨连仲(代名文有)
区政府管辖九个乡。
团委书记:贺道新(代名子轩,解放后在府谷工作)
委员:王近臣、文玉(代名)
共有团支部十七个,团员八十五人。
1935年3月杨子光调走,区委进行了改选,共设支部六十三个,党员二百四十六人。
书记:郝子君(碛塄郝家寨人,后在甘肃省张掖地区监委工作)
组织:高义
宣传:郝正保
至1934年9月以后,府谷境内除县城、古城、麻镇、哈镇等极少数地区外,全县几乎都开辟为红区。在我党的领导下宣传、组织、武装群众,赶走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在当地建立的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统治劳动人民的反动政权。展开了拉土豪、打劣绅、斗地主、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红色政权(县、区委、党支部、团支部、贫农会、赤卫队、先锋队、儿童团、互济会等革命组织)。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了土豪劣绅,铲除了他们剥削劳动人民血汗的封建统治,使广大劳苦大众从国民党反动派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黑暗统治中解放出来,见到了太阳。劳动人民扬眉吐气,土豪劣绅威风扫地,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由于革命风暴席卷着整个旧的势力,豪绅地富、贪官污吏、反动政权惶惶不安,因而出于他们反革命的阶级本性,互相勾结,组织反革命势力,采取反革命手段,垂死挣扎地向苏区进行反扑,竭力镇压革命运动。加之革命阵营中混入了一批阶级异己分子、投机分子,在紧张的形势面前,思想动摇,白色恐怖一到,就向敌人屈膝投降,背叛革命,效忠于敌。
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
1930年11月间,国民党府谷县政府扣捕了当时担任府谷县委书记的景仰山,并送回榆林。景叛变投敌,供出府谷地下党的全部情况。1935年春,敌人从榆林将景仰山送回府谷担任府谷“肃反”分会主任,给敌人办理“肃反”,破坏了府谷地下党组织。
1934年12月11日国民党府谷保安队长韩子仁扣捕了清水区委书记徐六十九,党员李锄勾、薛祥小、陈六旦、郝明伦、马蛇狮等人。在国民党县党政的审讯下,徐六十九等叛变革命,供出我府谷地区一部分地下党的组织后,敌人更加注意搜捕我地下工作人员;接着有苏子秀、苏铭鼎、刘建勋、孙晶秋、田继先、刘俊甫、苏子儒、胡蔚、高清等陆续被捕,叛变自首,向敌人提供情况。还有的是看形势不利就主动投敌,如柴希彦、王寿田、郭天锡、孙计成等。特务队长张荣、班长李四祥向黄甫韩志道缴械投降,破坏组织,出卖同志。
1935年春,敌人调动国民党八十六师营长杨向荣率领三个步兵连,伪二十二军旅长刘润民率三个步兵团、四个骑兵连,向我苏区大举进攻。这时神府苏区党的领导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没有依靠群众做积极的反围剿准备,而是采取了军事冒险主义,孤注一掷,导致失利,结果红色区域被摧垮,我红三团受到严重损失,被迫东渡山西。再者,由于新僻红区,党和群众组织基本上是一哄而起,因而混进了一批阶级异己分子和投机分子。白色恐怖一到,投机分子反水带领反动派捉拿同志,党的组织被全部破坏。
敌军占领我苏区后,在榆林成立的“肃反”总会的配合下,派出李于龙、杨璞、杭毅等率叛徒刘建勋、孙晶秋、田继先、苏子秀、徐六十九、李锄勾、景仰山等来府成立了“府谷肃反分会”,由伪县党部书记长赵涛、叛徒景仰山担任主任,唐世彬、尤青芝、闫元道收罗了叛徒柴希彦等任“肃反”委员,府谷伪县党务办事处承办“肃反”事务。这样就上有县委书记,中有区委书记,下有支部负责人,在白色恐怖下投敌叛变,向敌人提供了全部党的组织,有的直接参与敌人的“肃反”活动,有的拿上党、团员名册挨村逐户进行反共宣传,搜查谁是红军,谁家掩藏红军放下的财物没有交出来等,胁迫办理自首登记。
在敌军大举“围剿”的配合下,伪县“肃反”分会,又派出一批叛徒配合各伪联保处,负责办理当地的“肃反”手续。有的联保下面还又建立了“肃反”中心组、“肃反”小组,所到之处搜捕杀害我坚贞不屈的地下党员、工作干部、革命群众,实行所谓“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残酷“肃反”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民分散的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缺乏整体的组织纪律,加之大部“苏区”从宣传革命,建立政权,到敌人摧垮红色政权,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对革命理解不深,白色恐怖一到,就进行了群众性的反水。这样,凡参加共产党的党员、共青团员、赤卫队员、农会会员、先锋队员、儿童团员(除个别随军走了不在家)统统自首(有自动自首、被捕自首、别人出卖、代替自首等)登记,编入伪保甲,还将部分共产党员转为国民党员,农会长转为甲长,赤卫队员编为“逼共队员”“铲共义勇队”。给苏区随红军的群众套上绳索,企图瓦解革命力量,镇压革命运动。
各伪联保办理“肃反”的叛徒有:
尖堡联保:徐子鋆、赵宋贤
清水联保:苏子秀、王世杰、徐六十九、李锄勾、韩兆武
黄甫联保:胡蔚
木瓜联保:刘建勋、苏直、马文有、袁世瑾、任效栋
沙梁联保:吴乃贤、张向仁
孤山联保:闫秉孝、杨彪、严念祖、白三
镇羌联保:田继先、苏子儒、刘席珍
新马联保:赵向贤、折承光、高清
哈镇联保:王三海
大堡联保:孙晶秋、郝维邦、高万庆、董来财、折绍光。
崇道联保:柴希彦、张子斌、柴继高
白云乡“肃反”中心组组长:白明镜
副组长:白仲全
成员:白在生、郭真相
枣林峁“肃反”中心组组长:杨万智
成员:王子君、王永兴
贺家堡“肃反”中心组组长:贺椿生
组员:杨正荣、杨正开、段志西
李家畔“肃反”中心组组长:韩良玉
成员:李秉兴、刘继明、刘耀、郝明道、齐文英、高璞
贾家沟“肃反”中心组组长:高牛
成员:刘二毛、贾老虎、贾亮小
在中心组之下,王家墩地区又设“肃反”小组十八个,参加叛徒五十八名。碛塄地区设“肃反”小组十个,参加叛徒十九名。
府谷地下党组织的二次建立
“一切反动派的企图是想用屠杀的办法消灭革命,他们以为杀人越多,革命就越小,但是和这种反动的主观愿望相反,事实是反动派杀人越多,革命的力量就越大,反动派就越接近灭亡。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法则。”事实就是这样,在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势力激烈搏斗中,尽管国民党反动派怎样垂死挣扎地收罗叛徒,网罗走卒,气势汹汹,一时猖獗地层层建立反革命组织,血腥屠杀我革命力量,但他终究挽救不了将要灭亡的命运,逃不脱人民对他的审判、惩罚,只能是给自己敲响了丧钟,更加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让人民进一步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豺狼本性,激发出不屈不挠的彻底革命精神。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1936年春,我红军二次收复失地,解放了大部苏区。但由于革命受到挫折,对收复的地区没有积极消除敌军影响,鼓舞群众继续战斗,吸取“左倾”冒进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不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仍采取分兵冒进,开辟新区,分散人力的做法。同年8月、9月间,国民党即派兵“围剿”,使革命力量又被破坏。从此,我大部苏区处于红白割据的状态。
1937年国共合作后,我党和国民党对处于红、白割据的苏区划定了各所管辖的区域,除将现在的王家墩范围的白云乡、白大圪垯、马家墕、张家峁、沈家峁、奥家梁、沈沟、小坬、杨家沟、胡家坬、青阳岭、王家峁、枣林峁、沙峁、贺家堡、白家峁、李家墕等十七个村子划为苏区归神、府县委(地址在神木贺家川)领导外,其余全归国民党府谷县政府管辖。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党的地下活动又在府谷地区的海则庙、黄甫、清水等地燃烧起来,重新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受山西河曲地下党的领导。当时府谷县委成员有:
县委书记:刘志清
组织:王巨武
宣传:张世清
先后建立了四个区委。
第一区委书记:赵宋,后改选为王圈维
组织:王巨武,后改选为韩玉珠
宣传:张世清,后改选为刘汉光
军事委员:康佩武
所辖三个党支部有党员三十余人。
第二区委书记:康佩武
组织:王贵小
宣传:王圈小
所辖党支部七个,有党员五十六人。
第三区委书记:王铭,后改选为段有成(段在1935年投敌自首,给敌人“肃反”做情报,这时又混入革命)
组织:苏满圈
宣传:赵汉卿
所辖党支部三个,党员三十多人。
第四区委书记:吴官
组织:王世珍
宣传:李富达
所辖党支部三个,党员二十多人。
1939年8月间,赵汉卿投敌自首,暴露组织,紧接着康佩武等叛变投敌。叛变后又帮敌人搞“肃反”,致使当时所有党的地下组织全部又遭到破坏。从此以后,府谷大部地区又陷于敌人之手,广大劳动人民又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横征暴敛的统治。直到1947年秋府谷全部解放,彻底地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打倒了土豪地富的封建剥削,使广大劳动人民重新当家作主,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本文系档案资料,参见府谷县公安局清档办1970年1月所编《府谷县旧政权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