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史料  >  纪略

三渡黄河

张侯赖口述   张秉林 整理
      1947年下半年,府谷县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长期盘踞府谷县的国民党军队和伪政权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末日不远,他们一方面公开撕毁了《保(德)府(谷)交通贸易协定》,封锁了黄河渡口,断绝了两岸人民水上往来,把沿河的一百多只大小船全部扣押起来,准备作垂死挣扎;另一方面,国民党驻府谷县的主力部队大部分调离府谷,伪国民党府谷县党部和县政府一些部门的大小头目,也开始撤离县城,逃往五字湾和榆林等地,府谷县解放指日可待。
      这年阴历六月十五,我接到东关行政村村长阎双驼的紧急通知,来到保德县政治部(保德县委)。河防司令部负责人高炎斗接待并布置了任务:要我到府谷县搞情报,了解府谷县驻军的变化情况,看国民党22军86师256团鲁营长部队(驻军府谷县城)是否调走,有没有蒙古军和朱五美部队在府谷活动?
      和我同去的有县警卫连连长郭明河(佳县石阶人)、贾扇子和贾拴老命(两人都是府谷县贾家湾人)共四人。贾扇子和贾拴老命都是我党在府谷县的地下共产党员,过保德县冯家川与冯泰椿联系工作。县政府部让我们一起过河,协助我们获取情报。
      当日晚上,我们把大衣和武器装到一只油篓里,用腊封好口盖,拿绳子拴住篓耳,捆在我的腰间,从河槽口下水,直游黄河对岸。
      在贾家湾河滩上岸后,我和郭明河连长留在河畔等候,贾扇子和贾拴老命到府谷街上找关系取情报。我们规定了接头地点和联系办法后,他们便匆匆忙忙地上路了。我和郭连长隐蔽在河边的石岩里,他握着子弹上了膛的手枪,我拿着揭开保险盖的三颗手榴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变情况。
      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终于传来了接头的信号,了解情况的两位贾同志回来了。贾扇子说:国民党正规部队鲁营长部已于两天前调往榆林,蒙古军和朱五美部队都没动静,县城里只有自卫队一个连。得到情报后,府谷的同志便留在府谷,我和郭连长连夜游水回到保德,向领导及时进行了汇报。
      阴历六月十九,我第二次游水横渡黄河。这次渡河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敌人的动静,迎接我大部队过河解放府谷。部队过河解放府谷兵分数路,新五团樊参谋带领的一中队为一路,从林家沟渡河。我属樊参谋领导,提前游水过河。临行前,樊参谋给我们规定了与部队联系的暗号:我们游水过河后,如果被敌人发觉就扔一颗手榴弹;没有被发觉就连续亮手电三次。
      和我一起先行渡河的还有刘国华和白亮生,他们两人也都是民兵。这次渡河,我们拿了两块大木板,刘国华和白亮生合用一块,我单独用一块。我们每人带了三颗手榴弹。和上次渡河一样,把手榴弹和衣服装在油篓里,用蜡封好口子,绑在木板上。把木板放在河里,人爬在木板上凫着过河。这天河水不大,河中空下很大一块夹心滩(没有水的沙滩)。我们游到夹心滩边上,扛着木板走过夹心滩,再第二次凫水到府谷。木板原来就比较重,经水一泡分量更重了。夹心滩淤泥多,走三步打两滑。扛着木板穿过夹心滩,既吃苦又费时间。当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通过夹心滩,再次游水到了府谷县大寨沟河滩时,天已大亮,这时大部队已经先我们渡过了黄河。我们找到一中队,和部队一起到了高家湾山头。在高家湾山头守卫了一上午,下午接到命令,随一中队坐船返回林家沟。
      我第三次游水到府谷县是在1947年阴历七月初一。当时府谷县城已经解放,部队正向纵深发展,黄河上仍然不通渡船,有急事只能游水过河。
      这次去府谷的任务是给二分区司令部送急件。和我同去的有民兵张顺虎。我们两人游水到了府谷县城,哪里也找不到二分区司令部。后来碰到个熟人,才知道二分区司令部已经离开府谷县城,转移到离县城五里远的西梁去了。我们只好把渡河放衣服用的油篓藏到府谷县千佛洞下面的石洞里,然后去西梁寻找二分区司令部。
      我们边走边问,费了许多周折才在西梁找到二分区司令部。因为当时正在打仗,路上行人很少,问个真实情况很难。找到二分区司令部后,我亲手把信件交给了李司令员。分区首长当面表扬了我们,让樊参谋给我们发了奖品,每人奖给衣服一件(没收地主的财物)。樊参谋说:“眼下正在打仗,没什么好东西奖给你们,每人送一件衣服,作为纪念吧!”
      离开司令部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我们急忙赶回府谷县城,找到油篓,连夜返回保德。
 

参见《保德文存·史海钩沉》
三晋出版社
2008年8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