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神木新闻网)
刘来生(1954—),1969年初中毕业后回到神木县高家堡镇河北村。在为自家设计、修建窑洞的过程中,他把家里能用的木材物尽其用,自己制作门窗装饰、木头家具、墙围漆画等。由此,他开始自学木雕技艺和绘画技术,承揽木活儿,业余制作木雕艺术品。
1971年,因业余木雕养家的刘来生被定性为“资本主义尾巴”,下放到高家堡镇草湾沟发电站当义务电工。去发电站报道第一天,熟知情况的他就为电站解决了别人十几天解决不了的秃尾河堰河问题,因此他便被转正成为正式工作人员,并一直工作到1986年。其间,热心肠的刘来生凭着自己的手艺,只要村民们修建窑洞、安装门窗,搭梁建屋,他都会主动前去帮忙。自今,玄路塔、草湾沟村等十几个村子的100多孔窑洞里还能看到他的木雕活。
1986年,因国家政策调整,玄路塔林场和草湾沟电站合并,刘来生被分配到林场去管理500多亩林地,其后的十多年间里,半工半农的他依然会利用空闲时间为周边村民们做木雕活。1999年迁居县城,在北大街租下门店,真正开始了他专心木雕的艺术人生。
他的木雕作品独具创意、各有千秋,彰显着地域民俗与传统文化,但更多是他对传统佛教木雕艺术的临摹和对儒家礼仪镌刻艺术的创新。他的作品题材囊括了山水、鸟兽、人物、神话等近百个种属。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细腻柔弱、有的行云流水、有的松立万壑,每一刀、每一线都凝聚着他对传统艺术的理解,对宇宙万物的洞测。他的《麒麟送书》《蝙蝠送钱》等作品几乎都来源于神木四合院的影壁雕刻,他将传统的砖雕、木雕融会贯通,一脉传承。纵观刘来生的木雕作品,留白和线条之间沁润的是他对生活的理解、对万物有情的崇尚、对传统艺术的诠释。
刘来生曾经有过八位徒弟,在他的精心教诲下,他们原本都已出师,但是随着世俗的影响和个人选择的变化,这些徒弟们现已基本转行,另谋出路。但他却不忘初心,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继续物色新的传承人。
参见网站“神木文化艺术网”:
http://www.smwhys.com/show.asp?id=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