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神木市  >  人物  >  文化艺术

高巧燕


(图片来源:神木新闻网)
 
      在神木,会唱山曲的人其实并不多,能将山曲唱的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而高巧燕就是其中一位。20年的演唱生涯,只有初中文化的高巧燕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会唱的山曲有五六百首,对于自编山曲词,她更是信手拈来。她就像神木山曲的“活化石”,用自己嘹亮的歌喉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下来。
      高巧燕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村里有一个演唱班子,专门演唱山曲、民歌和二人台。谁家有红白事,总要请村里的演唱班子去闹个场面。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高巧燕耳濡目染,逐渐对山曲演唱产生了浓厚兴趣,16岁开始拜师学习唱二人台。由于刻苦好学,再加上天生一副好嗓子,两年后,高巧燕唱山曲、二人台的技艺在队里已少有人能及,她也自然成了队里的“台柱子”。19岁那年,她登台演唱二人台经典曲目《方四姐》,动情的表演感染了众多观众。
      神木山曲流传到今天,保留下来的已很少了。近几年,山曲的演出场次明显不如以前,每年不过百场。但高巧燕对山曲的热爱和学习却丝毫没有减少,她珍惜每一次演出机会,每次演出有新的灵感,也总会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十几本笔记中不仅有她新编的山曲歌词,也有收集到的新知识。为了将山曲更好的宣扬和传承,高巧燕还将同是唱山曲出身的丈夫刘继耀重新拉回唱山曲行列;为了给山曲配乐,家里还买了一架扬琴。
      “传统的山曲只有被人传唱才能获得应有的生命力。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没听过山曲,也不知道山曲是什么曲目。”为此,高巧燕建议,可以通过举行送传统曲艺进校园形式,让孩子们从小接触这门曲艺;同时,相关部门也可借助现代传媒,把潜藏在民间的山曲艺术活力展现在人们面前,让神木山曲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绽放得更加绚烂。
 
 
参见神木文化艺术网:
http://www.smwhys.com/show.asp?id=5385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