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神木市  >  习俗  >  节日

春节

春节本指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前一天叫除夕(俗称大年三十或“月尽”),合称“过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每年从腊月二十以后,人们就开始备办过年用品,除夕仅是节日的高潮。其间,无论城镇街头还是农村集市,年画鲜艳,百货齐全,行人熙攘,争相购买。家家蒸馍,压粉、淘米、碾糕、宰鸡、剁肉、油煎、烹调,一派欢乐繁忙的气氛。按照惯例,到除夕这天,屋内要窗明几净,院巷须整齐清洁,家人老少团聚。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们也常用“一元复始喜盈门风调雨顺,万象更新春满院国泰民安”的大红对联来表达喜悦心情和美好向往。入夜,各户明灯高照,内外通明(认为除夕灯笼明,四季皆通顺)。合家围坐聚餐,酒肉全上,谓之团圆。之后,孩子们嬉戏玩扑克,大人们品茶话今昔,叫作“熬年”或“守岁”(县城略异:下午聚餐,三更前小憩。)至天将破晓,预先垒好的火塔被点着,霎时爆竹乒乓连响(俗称开门炮,响亮为吉),孩童蹦跳进出,新年由此伊始。
      天亮后,族中男女相邀(女孩稍大即不参与),为长者叩头请安,俗称“拜年”(目前除小孩外,成人则多问候)。受拜者常以烟、茶、糖果、瓜子酬谢成人,必用新零币赏赐小孩(称“压岁钱”)。这天中午饭多吃水饺,见人须问“过年好!”,最忌口舌、嚷吵,意为今日吉祥,一年吉祥。春节前后是操办喜事的良辰,尤其除夕俗称“百无禁忌”,儿女婚事多择此日。

 
 
参见《神木县志》第528页
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0年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