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家塔乡芦草沟村,有个可以取水的地方,叫“马刨泉”。长辈们说,它的名字来源有段故事。
据说,北宋时候,北有契丹立国称辽,西有党项羌建立西夏,多次进犯中原。咱这地方,当时正处在边城的位置上,所以军事抗争常有发生。麟州城是抗辽名将杨业的家乡,尽管他过河后再未返乡,可州城麟州因为是他的家乡,地方上称作杨家城。每次外来入侵,守卫杨家城(即麟州城)的宋军,如有战果,老百姓就借题发挥,好多事都说在杨家城的军将名下,从而来歌颂抵御外族入侵的“杨家将”。马刨泉的故事就是这样。
一天宋夏交兵,西夏军战败。杨家城出来一支宋军急迫追着一股西逃的夏人。杨家城的人马不停蹄直追,一口气,兵马都赶到了芦草沟来。此时正当炎夏中午,烈日当空。战将兵卒一个个大张口喘着气。有的人渴得已昏迷倒地,有人渴得接马尿来喝。在此情况之下,敌人一旦返回,宋军就有溃不成军的危险,所以杨家城主将十分着急。正当这个紧要关头,有一匹老马一直嗅着地皮,一会在这,一会儿在那,到处不停地啃沙土。忽然,这匹老马立定在一块发潮的松软地面上,仰头长啸嘶,接着就用左右前蹄轮番着来刨地面,不一会儿,沙土中就冒出一个巴掌大小的泉眼来,流水虽不算大,可是清澈甘甜。杨家城兵将喜出望外,轮着趴下就池喝水,直到一个个人、一匹匹马都喝足饮够,那窝泉水还就那么大小,既不见水量减少,也不见流水外溢。从此这个水泉就被人们称作“马刨泉”,并在泉边盖了一座小庙来供奉那匹有功的“马神”。还传说那匹马原来是跟随过杨六郎(指杨业子延昭,《宋史》有记,即戏剧中的杨延景)抗辽的一匹战马。
参见《陕北地名故事》第189—190页
王世雄、王峰存主编
何禄子讲述、王志雄整理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