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明
1948年秋,我考入了陆军军官学校23期一总队,也就是黄埔军校在大陆上的最后一期。一总队共分四个大队十二个中队,分科后,我在炮兵科毕业。
三个月的入伍期是在四川新都县宝光寺度过的。这是住军校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所谓“入伍期”就是开始军人生活的训练期,也是最紧张最艰苦最难熬的几个月。一天除三操六课外,连大小便都要控制在一定期间内。每天中午12时至下午一时半就是大小便和看病时间,是属于自己支配的。由于新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毕业生,都不适应这个特殊的新环境,所以在下午四个钟头打野外中,尿裤子的很多,爱面子的,乘教官讲课不注意在背后跪下撒尿,一被发觉,就会叫你自己拔出刺刀打自己咀巴,直到出血为止。聪明些的有意将牙床挑破见血,才算完事。
再一个难忍受的是,每顿饭吃不饱,都是在半饥不饱中度过。每天三顿饭,早餐每人两小盅大米稠粥,六人小碟花生米菜,每人平均15-20粒左右。中、下午各两盅干饭,一小盆豆腐烩芋头或红萝卜烧猪肉、蒜苗炒肉。吃饭要挺胸坐端,两肘不能靠膝盖,更不能有声响,每次时间只有五分钟,哨子一吹,吃完吃不完就得将碗筷放整齐,迅速离开餐厅。吃不饱,怎么办?就在12时至1时半这个时间里,只要你一到厕所,就可看到很多卖烧饼的群众在篱笆墙外大壕对面低声叫卖。为了充饥,无钱只好拿自己换下的便衣去换。以后我们才知道,这里办过好几期入伍训练,所以当地群众深知入伍生都在受饿,有便宜可图,到时间各厕所附近就成了交易场所,但不敢公开,一被值日区队长发现,卖饼子的一跑了事,学生就得受训斥。
每天早上起床最忙,着装整铺洗漱只有十几分钟。被褥要折出楞角象豆腐块,着装不能有一道扣子不扣、鞋带、绑腿要整齐。洗脸是中字(毛巾蘸湿在脸上画一圈,再从上到下揩一下),刷牙是八字(左一下、右一下)。由于紧张,听不到一点杂声。早操毕,总队集中升旗训话,下来就是检查着装,如有一道扣子未扣就罚50个卧倒,口令一快,胳肘膝盖都会磨破出血。
下午作战演习四小时,都是在炮火下运动,姿势要求低,以避免伤亡。这时如遇到农民追肥,那就最叫人头疼了。既不能遭踏庄稼还要隐蔽,弄得满身臭气,如果你怕胸上粘上大粪,稍一抬头,教官的皮鞋就会踢在你的钢盔上,说不定咀上也会啃上大粪,头晕眼冒金星还不敢吭。因为军校训练总旨就是:“开门专制,绝对服从”、“正确的是教育,不正确的是训练”,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晚上息灯号一吹,准时就寝,鸦雀无声。当时北方同学洗足洗澡不很习惯,尤其冬天。如遇到值周官查房,闻到一点脚汗味,不论冬夏,夜半三更,都会把你被子一揭,喊起来,直到你去洗脸场(露天)洗干净才行。夏天还好,冬季寒风刺骨,再用冷水冲洗,真是够呛!
睡觉还得注意夜间紧急集合,不能踏踏实实的睡。每遇夜间集合,最担心的就是着装,打绑腿、取枪。因为每次夜间集合,都是选择最黑的晚上,所以就寝卸装,衣帽绑腿鞋都要按要求上下次序放好,才不会忙乱误时。尤其打绑腿,一定要懂要领,否则不是松就是紧。库房枪架上取枪,门小只能容一个人出入,枪号还不能错,在最黑的晚上,做到这一点,那是相当难的。因为在夜间集体整队完毕,接着就是长途跑步,绑腿紧了,跑不了几步,腿肚就疼的寸步难行,绑腿松了散开,只得搂着跑完大操场两、三圈,近六华里。跑完就是着装检查。凡因腿痛中途退出的,绑腿散开、枪号错了、一道扣子没扣的都得受50个卧倒的处罚。
星期天比较自由一些,但你如果出外服装衣帽不整,走路姿势不端正,遇到学校纠察队就麻烦了,除在街上人稠广众下指责外,还要在学校做检讨。就这一点自由,还有一定条件:器械操得过关。早饭后当场考验木马、横架,顺利通过,才能外出,否则就会被“禁足”,蹲在营房练器械操,不准外出。
分科后,也就是进入军官训练期,以专科为主。军事理论多,有四大教程即地形学、兵器学、筑城学战略战术;八小教程即步兵操典、射击教范等。从军事详图上的战略部署到实地装备行军、宿营、占领阵地、进入战斗的一系列的指挥,必须周密细致,不能有半点马虎,如一个环节出现判断上或时间布置上的错误,轻则造成战斗不利,重则全军覆没。
我是学炮兵的,除本科外,还要学与本科有关的汽车驾驶、骡马驾驭、通讯。其中以吊马索最苦。每星期遇到马术课,先开始是骑、驯马,三个人一匹马,一个马场,轮换骑,赶、拉。一个人站马场中央牵住马缰,一个在后边用马鞭赶,一个骑在马背上(不备鞍)不能抓马鬃马背,一定要两手抱紧大臂,两腿夹紧马肚,让马绕场快跑。你如夹不紧马肚,随时会被摔下马背,还得再骑。有时教官也会过来捅一下马肚,马一跳把你摔下马背。有个别同学,摔跤时没抱大臂,一臂着地,被摔骨折而退学。收操后,两腿疼痛上床困难,尾椎骨磨破,还得用邮票贴住再骑。马术经过驯马、备鞍无镫骑乘、一镫骑乘、两镫骑乘,站立马鞍上往地上跳,马上劈刀、射击,最后是全副武装越野骑乘,四小时野外游窜。每个阶段训练都很艰苦。而射击、地形测绘战略战术,兵器学是越学越难越深奥。
以上严格紧张的军事生活,谓之“军事养成教育”完全是为了适应战争时期的需用,所以每一个阶段,不能有一点疏忽,半点差错,否则在战斗中就会出现不应出现的差错和付出较大的伤亡,就是平时所说:“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点血。
参见《神木文史 第7辑》 第123--127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神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9年0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