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黄陵县  >  史料  >  纪略

华魂浩荡——海内外华夏裔胄谒陵纪实

刘春玉  兰草①

     黄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凡我祖先庐墓所在之地,无不人流接踵,祭祀唯谨,缅怀如仪,至竭至诚。诗曰“清明祭扫各纷然”,即描绘此情此景。窃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盛德在御,四灵可畜。唯我始祖于列祖列宗中之至尊至上,耿光大烈,人神共仰。功盖日月,泽彼四方,千百年来,拜谒如云。凡我黄帝子孙、华夏裔胄,或置身国内,或漂泊海外,于风雨黄昏之日,抑春风得意之时,无不视黄帝陵若心中圣地,意往神驰,魂牵梦绕,日日夜夜,念兹在兹!
      壬申岁初,我们有幸又一次登临桥山,怀着虔诚崇敬之心情,拜谒始祖。但见这桥山古柏参天,翠锁陵园,各式仿古建筑点缀于万绿丛中,使黄帝墓冢庄严、肃穆、宏大;轩辕庙院气宇轩昂、雄伟壮观,使来者顿生一种“圣地”感。无怪乎台湾“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马寿萱先生近年来几次谒陵祭祖后深情地说:“我认为不到陕西,不到黄陵,就不知中国文化之伟大。”风吹着他满头华发,也把这句话传得很远很远。
      海外侨胞把黄陵比作东方的“麦加”。麦加,是伊斯兰教创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亦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部,城内有著名的圣殿“克尔白”,称为“天房”。公元623年,“克尔白”被定为穆斯林礼拜方向后,该城即成为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每年朝圣的教徒众多,使这里成了沙特阿拉伯的贸易和政治中心之一。而我们的黄帝陵犹如穆斯林教徒的圣地麦加,是炎黄子孙、华夏裔胄心中的圣地,朝拜者亦是络绎不绝。据黄陵县外事办公室和祭陵办公室的同事介绍,仅1984年以来,海内外朝拜祭祖与游览者已超过200万人次。近两三年里,这个只有1.8万人口的县城,每年接待40万以上的客人。来者大都是寻根祭祖谒陵的炎黄子孙,亦有外国朋友。黄陵县外事办主任兼旅游局局长胡生林先生告诉我们:近几年已接待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宾客3000多人。他又说,近几年内地的群众,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和海外侨胞祭祖谒陵者越来越多。这些海内外游子不计万里之遥,来到桥山寻根、朝拜,他们或盛赞古国五千年的文明,或企盼大陆台湾早日统一,或表达自己虽身在海外,但心系祖国的拳拳之心。其间有许多感人的场景,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我们不敢怠慢,采撷其中一二,以告慰黄帝在天之灵。

     据说,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人民,于1946年由民间团体选出了由12人组成的“台湾光复致敬团”来到大陆,要求到陕西黄帝陵向祖先报告这一喜讯。可是当代表团来到离黄帝陵只有几十公里的耀县时,被国民党当局以“前面是共产党统治的地方”为由,阻止继续北上,代表们力争无果,只好在耀县药王山设坛遥祭,洒泪而返。
      此后的几十年间,海峡两岸咫尺天涯,民族分裂,海外赤子企盼:何日祭黄陵?正如一首歌中唱道:
 
      我的深情,隔着大海,我的恩爱,隔着大海,泪水打湿多少岁月,离愁早把鬓发染白。
      多少次海边凝望,多少回月下徘徊,多少个梦中团圆,多少年苦苦等待。
      我的思念,隔着大海,我的企盼,隔着大海。
      难忘骨肉情意深深,难忘亲人真挚的爱。
      多少次海边凝望,多少回月下遥寄,多少个梦回黄陵,多少年只为呼喊,我回来了!
      我回来了!
 
      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台湾海峡封冻的坚冰开始消融。1988年元月由台湾退役老兵组成的“返乡探亲团”率先回大陆祭黄陵。清明前后,探亲祭祖形成了高潮。来自祖国宝岛的台湾籍同胞,久居台湾的大陆乡亲,纷纷跨海北上,实现了几十年的夙愿。
      公元1988年1月16日,当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的第一个“返乡探亲团”踏上别离40年的故土时,探亲团团员们悲喜交加,眼泪夺眶而出。他们都身穿特制的套服,胸前一律写着“想家”两个醒目的大字,后背根据各人不同的经历印着“西望乡关何处是,梦里家园路迢迢”“百战留余生,方知老来苦”“40多年了,放我回家吧”“孤苦无依汉,夜夜梦神州”等等不同内容的诗句。1月18日晨,顶着寒风,首批回大陆的24名退役老兵从西安乘车向黄陵疾驰。他们人人手执一面橘红色小团旗,上面印着中国地图,印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的诗句。
      “我们这些老兵离别故乡40年,许多人的父母都已过世,所以回来第一件事不是看望亲人,而是先来拜谒黄帝陵。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返乡探亲团”团长何文德的这番话道出了台湾老兵的心声。
      当天中午时分,这些台湾退役老兵们赶到了黄帝陵。他们把特地从台湾带来的一瓶河水、两包泥土,还有绿叶碧翠的槟榔和鲜嫩的凤梨,供奉在黄帝陵前,并且插上了一面小团旗,随后,有人点燃了从台湾带来的蜡烛、香裱,庄严地告慰始祖:远在台湾的炎黄子孙终于回来了!
      这声呼喊,整整积郁40年;这声呼喊,离愁别情涌上心头。主祭人何文德团长举起一束点燃的香火,带领全体人员向始祖献花、献果,齐唱《礼运大约篇》。何先生三拜九叩,双膝跪在黄帝陵前,恭读《祭黄帝文》,当他念到“1949,国土分裂,海峡天堑,骨肉离散”“今遂夙愿,探亲返乡,鬓毛虽衰,乡音未改”时,泣不成声……团员们也抑制不住感情,纷纷潸然泪下。为了返家探亲,受尽千辛万苦。“返乡探亲团”的苏先生曾因在台湾加入“铁血救国团”被囚在火烧岛上达16年半。1969年出狱后,他在一家日本人开的餐馆打工,为了离开台湾与亲人团聚,他几次申请出境未获准,直到1982年,才获准去日本。他叙说起当时一下飞机他就直奔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迫切要求回到大陆。大使馆工作人员对其遭遇深表同情,决定帮助他。谁知在他第二次从中国使馆出来时,台湾当局的侦探却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把他从东京带回台湾。台湾警备总部最后以他曾说过“大陆点灯不用油”(指大陆使用电灯)和“赴大陆证明中共的号召力比国民党强”这两句话,再度将他投入监狱。
      苏先生告诉我们,出狱后,他一贫如洗,可当他接到大陆亲人的来信,他更动心了。他说:“84岁的老母亲唯一希望就是盼儿回家团聚,我一定要回去。”在一些热心人的帮助下,他靠募捐筹得路费踏上了回乡之路。在黄帝陵前,他拜了又拜,连声呼喊:“始祖保佑,我终于回来了,回来了。”
      团员陈水清的命运更悲惨。这位国民党士兵在解放战争中被解放军俘虏,随后加入解放军,谁知在1950年的金门炮战中又被国民党军俘获,遭到了摧残和折磨。十几年以后,他从监狱出来,孑然一身,形影相吊,只能以打零工维持生计,但他随时都在想念故乡,思念亲人。这次他也是在别人的资助下才回到了大陆。
      与陈水清的命运类似,团员王家生也曾经在金门炮战中被国民党军俘虏。从此,他与母亲、姐弟天各一方,至今都不知亲人身在何处。
      不过,无论如何,他们比起那些至今没有回来探亲的“老兵”来说是幸运的。在台湾,国民党军队退役老兵数十万,大都没有家业,无人闻问,回乡探亲难啊!
      团长何文德凄楚地说:返乡探亲的难处真是一言难尽啊!正是这位先生,于1987年3月18日,第一个站出来向国民党当局为老兵讨回公道。为了唤起“沉默老兵”的力量,他散发印有返乡探亲主张的传单,经常出入“荣民之家”“荣民总医院”,为此,常常受到特务和管理人员殴打,个人前途凶多吉少。何先生在台湾的妻子和儿女都不愿看着丈夫和父亲冒险。他告诉孩子:“40多年了,时间不允许我再等待下去。父母生我一场,我只在他们身边陪伴了不到17年。而我陪你们的妈妈有20多年了,跟你们在一起也有十六七年了。对父母,我生不能侍奉一杯茶,如今,他们死了,我总得回去在他们的坟上添一把土吧。”为什么在诸多的压力和困难情况下,能有勇气站出来为老兵讨回公道,何文德激动地说:“主要还是靠我母亲给予我深厚而博大的母爱”,“只要赞成(愿意)返乡探亲的人,我都表示欢迎。”
      在那棵被称为“世界柏树之父”的黄帝手植柏前,何文德先生说:“炎黄子孙同一根,我们一起手拉手,背靠着祖先植的大树。”他还特意在轩辕庙院内拣了两块用桥山之土烧制的瓦当,双手举起瓦当激动地说:“我要把它带回台湾去,作为永久纪念,让更多的乡亲知道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返乡探亲,寻根祭祖,促进民族融洽。作为一个国家,民族融洽是最重要的。”
      祀曲彻夜不绝轩辕教徒顶礼膜拜歌唱家杨祖珺要带回一瓶沮河水,著名影视演员田丰亲手在陵前植柏树,一轮皓月当空,秋夜凉风习习。人们都已进入梦乡,万籁俱寂,而黄帝庙里传出的祀乐如泣如诉,时而悠扬,时而深沉。这是台北市汉唐乐府晋谒黄陵祭祖团在这里演奏秦汉唐乐府古曲。这个由19人组成的谒陵祭祖团在团长陈美娥女士的带领下,于1989年9月17日下午7时到达黄陵,洗去一路风尘,不顾疲劳,稍事休息就去拜谒始祖,于当晚9时开始为始祖在天之灵演奏古曲。他们19人身着古装,奏秦汉唐乐府古曲,奏临行前用南管侧调专门填配的祀曲。香烟缭绕,管乐齐鸣,古色古香,缥缈欲仙,把人们带进了远古时代,一直演奏到第二天早上7点钟,虔诚敬祖令人感动不已。
      台湾轩辕教一行11人,在“人文初祖”大殿门前,见到了高置的供桌、香炉,惊奇地问陪同人员:“闻听大陆不讲迷信,这里怎么还设有供桌、香炉?”陪祭人员告诉他们:“上香祭祖这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优良传统,和讲迷信是两回事。”带队的安德礼先生说:“我们想用轩辕教的形式祭奠黄帝老祖,可以吗?”“完全可以,大陆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陪同人员的一番话解开了安先生心头的疑虑。
      安先生感慨地说:“耳闻不如眼见,原来都是误传。”随后他和随行的10人一起穿上了轩辕教道袍,每人各拿四炷香一一点燃。有人问:你们怎么上四炷香?安先生说:“按中国的传统,敬神鬼上三炷香,敬祖先上四炷香,这有严格区别,轩辕教不能乱了规矩。”霎时,香烟缭绕,烛光相映,在安先生的带领下,谒陵的所有轩辕教徒向黄帝像叩头膜拜。
 
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
你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相距千里远,血缘却相连。
遥望山河月,梦里碧海影。
烽火已远去,儿女情更深。
 
      这是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团”在桥山祭陵后,台湾著名女歌唱家杨祖珺女士,在人们的要求下唱的一支流行在台湾的歌曲。杨女士唱完,把她从台湾带来的一瓶水、两个大菠萝和槟榔,一一供奉在黄帝陵前。她问:“闻听黄陵的泉水都在山上,我想带回黄陵的一瓶水。”祭陵办公室的陪同人员告诉她:黄陵在历史上有10大名泉,现存有5处,都在南面的山上,北山上是没有泉水的。台湾著名乡土作家王拓说:“最好带一瓶桥山脚下的沮河里的水。相传沮(音具)河原名叫‘祖河’,黄帝乘龙升天时,群众不舍,有人抓住黄帝衣角,有人抱着黄帝靴子,还有人抓住巨龙胡须,哭声惊天动地,臣民们的泪水洒湿了地面,流入了祖河。《水经注》作者在写书时,把祖河的‘祖’字改写成‘沮’字,意思是‘沮河’的水是黄帝臣民们的眼泪形成。为了永远纪念黄帝功德,‘祖’字从此改成了‘沮’字。据说,用沮河水洗过眼睛,永远不害眼病。”杨女士听罢高兴地拍手叫好:“还是作家先生解释得好,那就带一瓶沮河水吧。”
      以台湾电视连续剧《昨夜星辰》和《星星知我心》而走红大陆的港台著名影视演员田丰先生终于在他63岁的时候,于1990年清明节风尘仆仆地来到黄帝陵谒陵拜祖。他与采访他的记者交谈时第一句话就是:“我想回大陆。”当记者告诉他黄帝陵所在地的乡亲们很喜欢看他演的几部电视剧时,他脸上绽开了笑容,随后他亲手植柏树一棵,以表示一个迟到者对黄帝始祖深深的敬意。也许共同的祖先牵动了田丰心魄,也许他希望有广阔的天地,他一边植树,一边告诉记者:“作为演员,我想今后多拍点中国的历史片,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是的,我们都是中国人,光荣和耻辱属于每个人。
      许多海外游子一踏上大陆的土地,都心情急切地奔赴桥山,到始祖陵前一诉衷肠。黄帝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魂牵梦绕、寻根问祖倾诉赤子情怀的圣地。
       1988年3月底从台湾回陕西咸阳地区探亲的8位陕西“乡党”,大部分是40年代去台湾的老兵,64岁的郭英杰是位退役的空军中将。他在西安一下飞机,还没有来得及去彬县老家,就让在咸阳市的外甥女陪同,先到100多公里外的黄陵县来拜谒黄帝陵。8位老兵看到黄帝手植柏,兴奋地围上去,手拉手将树抱住,请人为他们合影留念。一位退役军人写下了祭祖诗:“炎黄胄裔五千年,多少分合又月圆。寄语台湾诸故旧,桥山阿里共婵娟。”
      67岁高龄的吕老先生曾在台湾任职多年,回大陆后心存疑惧,言行谨慎。而他参加了1988年的清明祭陵盛典,回到黄陵县轩辕宾馆,竟滔滔不绝地对陪同人员说:“人过60岁总想叶落归根,过去我常常梦见回到了家乡,见到了父母弟妹,醒来不禁伤心地痛哭,惊醒了太太。这次我带台湾出生的太太回到了家乡,见了亲人,睡上了小时候睡过的热炕,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接着说:“刚才祭陵时,主祭人恭读祭文时念道:‘近四十载,雾漫晴空,兄弟父母,被阻西东。一衣带水,一航难通,思亲情切,泪洒血涌。金瓯尚缺,孤岛伶仃,幸春风初起兮坚冰渐融,盼采云归来兮骨肉重逢。捐弃旧嫌,众志成城。振兴中华,民族龙腾。皇天后土,鉴此精诚。斯心斯志,昭告神明。’说的都是我此时此刻的心境啊!激动的热泪不由夺眶而出。”他说到这里,又是泪珠滚滚,声音哽咽。
      在谈到祭陵和在桥山参观的情况时,吕老先生神采飞扬地说:“刚才祭陵完毕,我在轩辕庙里参观时,感到十分意外的是,碑亭中还摆着我的老校长蒋介石先生题字的石碑呢!我马上站在碑旁让太太给我照了几张相,还买了许多碑文拓片。我要带回去给台湾的同事、同乡看看。看来大陆当局是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并无政治偏见。国共双方同是炎黄子孙嘛,应该多来多往,加深了解,团结合作才好。”
      1988年清明祭陵拜祖,来自台湾的100多位同胞怀着极大兴趣仔细观看了黄帝陵长达78米的碑廊。这是由出生台湾、在香港经营企业的黄茂雄先生于1987年清明祭祀时捐赠人民币10万元修建的,刚好在1988年清明节前夕建成开放。黄茂雄先生和夫人也来观看了碑廊。这里存放的57块石碑,大都是历代朝廷祭祀后所刻制的,内容有历代帝王“御制祝文”,历代修葺陵庙的记载,历代朝廷清明节派员扫墓经过的记载以及历代颁布的保护黄帝陵和轩辕庙的各种法令,也可谓历代书法精品荟萃。看了新近刻成的1912年3月孙中山为纪念轩辕黄帝写的诗词的石碑,上书:“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一位高山族同胞说:“轩辕黄帝是我国各族10亿人民的共同祖先,我们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创业始祖感到荣耀和自豪。”
      这次祭祖,还有来自西安、南京、广州、大连、重庆、武汉、哈尔滨的台胞和去台人员的家属代表100多名。他们不远数千里跋涉而来,冒雨登山祭祖。他们中的台湾同胞,大多是解放前到大陆的,有的是出生在大陆的第二代;而在去台人员家属中,他们的在台亲人,也几乎全是在新中国建立前离开大陆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遗憾:没有一个人能够跨越人为的藩篱去台湾会见亲人。
      所以这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的到来,给在大陆的台胞带来了春的信息。当这群“百战留得余生,方识老来孤苦”的“想家”孤老出现在北京的台胞面前时,立即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和问候。也许是因为对方胸前两个大大的“想家”字,触动了在京台胞思乡念亲的情感。两岸同胞,尽管省籍不同,信仰不同,遭遇也不同,但是他们想念故乡、想与亲人早日团聚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在京台胞黄法旺说:“见到你们真想大哭一场。你们把‘想家’两个字写在身上,41年了,我把‘想家’两个字刻在了心上。”说罢,与返乡团团长何文德抱头痛哭,嘴里不停地叫着:“苦啊,真苦啊!”出生在台湾的叶纪东在座谈会上刚刚提及由于自己参加了“二·二八起义”,害得父母、弟弟受牵连,此种阴影至今未能消除,便泣不成声,在场台胞也无不为之所动,许多人流下了眼泪。叶纪东最后说:“快点让海峡两岸同胞来往吧,不要再去纠缠历史的恩恩怨怨了,让两岸人民一起朝前走吧。”一席赤诚之言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在一次祭陵座谈会上,原居台湾省台东县、现在西安市木材公司工作的黄金海说:“记得我在1945年冬天被抽壮丁当兵离开家乡时,妈妈特地做了我最爱吃的烤鸡肉给我送行。我安慰妈妈说:‘儿出外不久就能回家的,您就放心好啦!’可谁能想到,我一走就是几十年呢!”说着,他双手颤抖地从一个绸布包里取出一束白发,泣不成声地说:“妈妈把头发等白了也没见到我,她老人家在去世前剪下这束白发,让我在日本的姐姐转寄给我,今日黄陵祭始祖,何日母亲坟前祭亲人!我盼望着能早一天回到台湾家乡!”
       台南籍的林锦瓞是位来自哈尔滨的电业工程师。他从30年代来到大陆,从广东直到哈尔滨,辗转迁徙,如今年近七旬,却家分4处:台湾、广东、美国、黑龙江,天各一方。在那漫长的40多个寒暑里,备尝骨肉分离之苦。这次他来到始祖陵前,流连在桥山之巅,遥视远方,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问道:“什么时候才能把现在还不太畅通的单行窄道,变成双方对开的‘高速公路’?”他殷切希望,有朝一日,天南海北的亲人,团圆欢聚,共烧高香明烛,同拜桥山黄陵,告慰始祖在天之灵。

      澳门女校长杜岚女士撰文记述朝敬都是黄帝的子孙港澳同胞万余人先后前来谒陵拜祖,情真意切,他们有一句共同的话是:这叫叶落归根,故土难忘,因为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
      自幼随父定居香港40余年的陈赞先生,祖籍广东南台县,现在香港从事航运工作。每当儿子、孙子问他:“书本上和报刊上常说我们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那么黄帝是谁?”黄帝在哪里?他总觉得心中不安,香港组织同胞回内地祭扫黄帝陵的布告发出后,他积极报名参加。他和老伴陈潘琼、大儿子陈定荣、儿媳卢惠玉,还有15岁的孪生孙子陈嘉驹、陈嘉骅,全家三代6口人,随团专程来祭陵,以了却心中的夙愿。4月5日这天,黄陵桥山上挤满了祭陵的人群,陈赞先生的大孙子陈嘉驹问他:“爷爷,这么多的人都是黄帝的子孙吗?”陈赞先生笑着说:“你爸爸是我的儿子,你是你爸爸的儿子,又是我的孙子,咱们全家三代6口人,还有今天所有上山祭陵的人,都是黄帝的子孙。”
      工程师区春生和建筑师李婷,春节后在香港才结婚,正着手准备出国度蜜月,听到组团回大陆祭扫黄帝陵,小两口立即改变了出国度蜜月的计划,也报名参加祭黄陵。4月5日这天,小两口登上桥山一看,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到桥山之巅,利用各种形式祭奠祖先,场面之宏伟,人数之众多,令他们感叹不已。公祭完毕后,人们都在山上植树。他俩向陵区工作人员提出,要在桥山黄帝陵旁合植一棵柏树,表示新婚夫妇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工作人员给他们拿来了树苗,两人挖坑、栽树、培土,高兴极了。区春生说:“过几年后,我们还要带上孩子回来祭黄陵,要一起看望我们在黄帝陵上栽的柏树。”
      香港摩托车总工会一行24人,4月4日乘专机由广州飞抵西安,连夜从西安乘汽车,于5日上午9时赶到黄陵县,不顾一夜疲劳,10点钟准时参加了公祭黄帝陵仪式。他们中间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只有8岁——是吴丽琼带着的儿子蔡国伟。吴女士说:“我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轩辕黄帝,知道他的祖国的五千年文明历史是悠久伟大的。”73岁的刘全老先生拉着蔡国伟说:“孩子8岁,我73岁,不管年纪大和小,一同在这里祭陵,我们都是黄帝的子孙。”
      香港一所中学的4位学生,趁假期到内地旅游。他们的路线是:香港——广州——北京——西安——黄陵。把黄陵作为回国的最终目标,而且从西安步行到达。长途跋涉,怀着的是一颗多么纯真而虔诚的心啊!在殿里,他们双膝跪地,脸上是一副庄严肃穆的神情。在“黄帝手植柏”前摄影留念,他们有的背靠古柏,有的搂抱着古柏,仿佛这古柏就是黄帝高大而温暖的身躯,依偎在黄帝的怀抱里照一张相,是莫大的光荣和幸福。
      1986年4月5日,澳门濠江中学校长杜岚女士,专程前来祭扫轩辕黄帝陵。回去后,她感慨万千,专门撰文发表在《澳门日报》上,文中大意是:黄帝是我们的祖先,作为黄帝子孙,能够亲自前来黄陵拜祖,深感荣幸。桥山山环水抱,如入仙境,使人不由对我们中华民族之始祖,有一种仰慕崇敬之情。祭奠活动使大家深受爱国主义教育,也增长了许许多多历史知识。愿祖国四化建设突飞猛进,愿祖国统一大业早日实现。

     世世代代生活在始祖陵所在地的黄陵县百姓,素有敬奉祖先、谒陵拜祖的习俗。民祭桥陵风盛情烈,尊祖敬业淳朴敦厚,经久愈浓。特别是“九九”重阳节,传说是黄帝乘龙升天的日子,从清晨起,黄陵方圆数百里的成千上万的群众,就扶老携幼,端着贡物,抬着祭品,翻山越岭,汇集到桥山脚下。时辰一到,击鼓鸣钟,古乐齐奏。民众将牛、羊、猪三牲和各种精制的供品,敬献在陵前的供桌上。人们以自己特有的形式祭奠先祖,祈福祈祥。明烛高照,青烟缭绕,清酌佳醪,精心调制,诚意堪彰。尤其是各种面花供品,造型古朴,设色绚丽,工艺繁华,可谓传世精品。浓郁的民间风俗使海内外炎黄子孙心情沸扬,使外国友人赞不绝口。专程赶来参加1989年重阳节民祭活动的台湾中华民族子孙黄陵祭祖代表团团长王道循先生和台湾蓬莱普陀山开山主持释圣明法师以及台湾文化、企业界知名人士44人和群众一起点燃香表,一起虔诚叩拜。一位白衣白裙的小姐站在庙堂前,举臂仰天,神情肃穆,朗声直抒胸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后代,四五千年流传下来,兄弟间难免有恩怨……现在我们要为两岸和平相处,为21世纪的和平而共同努力!”随口道出的肺腑之言,激起了祭陵群众一片由衷的掌声。一位名叫罗熙的美国男士直竖着大拇指说:“祭扫黄帝陵的盛典很隆重,很特别。我在这里看到了外国人无法理解的现象——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自己始祖的面前放弃了前嫌和隔阂。”其实,凡是炎黄子孙都可以理解,一水难隔两岸情,心香一炷同祭祖,就是要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尽快实现祖国统一。
      实现祖国统一,的确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迫切心愿。1991年清明节,海内外各界人士15000人参加祭陵。黄埔军校一期学生邓文仪、刘瑞率领的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祭祖团和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祭祖团的团员们年逾古稀,在始祖陵前叩头膜拜,诚心可鉴。他们将一只只花篮、花圈敬奉于黄帝陵前。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的祭文写道:“四十年寒暑,祭奠愧疚,两岸黄埔,相期互助。率团谒陵,同心相求,河山一统,万世千秋。”该会会长邓文仪老人激动地说:“台湾同胞来桥山祭拜黄帝陵的机会很难得。我想说的话很多,但最要紧的还是祖国尽快统一,中国统一,好处很多,海内外同胞都应为此竭诚努力。”祖籍陕西白水县的香港建义利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全国政协委员田益民先生携女、孙返籍谒祖,感慨良多。他说:“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团结,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希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以告慰始祖黄帝。”
      一些台胞在轩辕像前久久凝视。这座巨型石雕像是香港同胞湛兆霖、程万琦捐资8万元人民币雕刻的。轩辕黄帝的形象栩栩如生,庄重威严。这些台胞禁不住用台湾闽南语即兴咏唱对始祖的敬意。闽南语是华夏现存最古老的语言之一,甚是难听得懂。可一曲方罢,一位90高龄的当地老太太竟也兴之所至唱和起来,她用的是当地土语,而这些台胞却听懂了,不断地为她鼓掌击节。一位台胞高兴地说:“我们的语言实际上是相通的。”
      在这些台胞中,有许多原籍就在台湾省,一个追根寻源的心愿,令他们千里迢迢从东南海上来到西北高原。吴文明先生说:“作为台湾原住民的代表,我与‘台独’势不两立。”他认为中华民族是统一的,黄帝才是台湾原住民的祖先,台湾的少数民族应回归中国文化。他还要去云南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民俗演进,以期对台湾原住民到大陆寻根有所促进。一名姓赖的台籍人士说得好:“我们有共同的根,大家都是黄帝留下的12姓子孙繁衍出的‘百家姓’的后代,应该和平统一,和睦相处。”
      “万里寻根古柏千丛迎赤子,亿民戴德心香一炷祭黄陵。”盛况空前的祭陵盛会上,台湾教授马寿萱作为台湾10个“在野党”领袖组成的“辛未清明公祭黄帝访问团”团长在祭文中强调:“今天的中国,已经富强了,在国际上很有力量和名气。但长久的分裂,对我们的祖国和后代子孙是很不好的。因此,祖国的统一大业,应该加速进行。”陕西省副省长姜信真引用“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农谚说:“今天我们播下了祖国统一的种子,终有一天会收获求同存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瓜豆。”道出了两岸同胞的心声。

      根据有关人口统计资料,在海外的华人约在2000万以上,他们大都入籍侨居国。他们有时会忘记自己祖宗三代的名讳,却忘不了自己的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些侨居海外的炎黄胄裔,同样对祖国一往情深。美籍华人物理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博士多次回国访问。1984年4月5日清明节,他与夫人秦惠君女士专程到黄陵拜谒了轩辕始祖。这位年轻时代就获得诺贝尔奖的博士,尽管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加入了外国籍,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是黄帝的子孙。当他步入轩辕庙大门,一眼望见具有五千年高龄的“黄帝手植柏”,非常激动地说:“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见证。”他双手摸着粗犷的树身,热泪盈眶,感慨地向身旁的夫人秦惠君女士讲述起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黄帝的伟大功绩。随后他和夫人进入“人文初祖”大殿,在轩辕黄帝灵位前虔诚地叩头膜拜。他发现大殿两侧林立着国内外黄帝子孙敬献的各式各样花篮、花圈,就缓缓移步,一一过目,并深情地说:“凡我华裔,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能忘记自己是黄帝的子孙。凡回国的人,都应该到这里寻根拜祖。”在休息室里,他发现桌上摆有“文房四宝”和留言簿,即随手翻看,见其中有《青春之歌》作者、著名女作家杨沫的题词:“五千年前的轩辕祖先,呈现在五千年后的中华子孙面前,巍巍乎乎,心中感慨万千。”他随之在杨沫题词的后边,挥笔写道:“世界各族皆兄弟,黄帝子孙独人杰”。题词完毕,李政道夫妇游览了碑亭,观看了历代朝廷致黄帝陵的“御制祝文”。当看到康熙皇帝写的满文碑时,李正道博士口里喃喃地说:“黄帝不仅是汉族人的祖先,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1991年5月10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李政道博士和薄一波一同担任了名誉会长。
      哪一只候鸟不思故土?
      哪一片落叶不恋树根?
      没有哪一片绿叶不投阴,没有哪一群大雁不寻春,即使生在他乡,也是炎黄子孙,纵然走遍天涯,不改爱国之心。
      菲律宾抗日游击支队老战士归国祭祖团一行14人谒陵拜祖,他们都是历经磨难的华侨老人,看到中国处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兴奋地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真是扬眉吐气,大陆这么好,回去要让儿女们都来看看。
      新西兰老华侨杨汤城先生,在海外侨居40余载,作为新西兰华侨联合会执行委员,多次应国务院邀请回国参加国庆盛典、旅游观光。1984年10月20日,他到西安参观后专程到黄陵县谒陵拜祖。在轩辕庙大殿,他听陪同人员介绍县上成立了整修黄帝陵募捐委员会,将开始进行我国历史上的第12次募捐整修黄帝陵活动时,当即将1000元人民币捐献给募捐委员会。他说:“轩辕黄帝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祖先,整修黄帝陵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天职,海外华侨一定都非常乐意办这件事。请你把规划搞出来,寄我一份,我可以在海外动员华侨募捐,尽我的微力。”
      可以告慰杨汤城老先生的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期盼已久的黄帝陵重修工程就要开始了。199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在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陪同下拜谒了黄帝陵。他认为尽管历代王朝对黄帝陵庙都进行过多次修建,但它与目前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相比,很不适应。在他的重视下,经多次规划、设计,确定了重修黄帝陵综合方案,成立了工程指挥部,1992年的清明节要举行重修黄帝陵工程奠基仪式。
      加拿大蒙特利尔加中友协会长、魁北克省约翰阿尔伯特学院教授李光华先生与29位侨居加拿大的侨胞一同祭祖,回去后撰文多篇,直抒观感,盛赞祖国的伟大。
      “包一把黄帝陵上土”,47岁的香港女士钟宝珊于1986年清明节公祭黄帝陵仪式完毕后,来到黄帝陵墓前,掏出一块崭新的手帕,小心翼翼地包了一把土,然后又装进塑料袋里。当人们好奇地问她包土干什么时,钟宝珊女士深情地说:“一位80多岁的马来西亚华侨在香港探亲,听说我要到黄帝陵谒陵拜祖,专程登门叮咛:‘我年高坐车行动不便,不能回国祭奠祖先,请你们给我带回一把黄帝陵上土,我活着把它供奉起来。我死后,好把这把土搅在我的骨灰盒里,以表我没有忘记故土,死后仍然在祖国的土地上。因为,我是黄帝的子孙。’”钟女士的话让周围听到的人眼睛都湿润了。

      1983年3月22日,黄陵县太贤乡北村,一户姓杨的人家,突然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布开市的来信。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爷爷奶奶:
      我们经常问爸爸,我的爷爷奶奶在哪里?爸爸总是唉声叹气地说:“我16岁上背井离乡,出外求学,因年幼无知,被人诱骗,流落异国,没想到一别就是几十年。”
      每逢节日,爸爸就会端起酒杯,凝视远方,自言自语地说,我们祖国是中国,我们家乡在黄陵。那里埋着中华民族祖先——轩辕黄帝,我们是黄帝的子孙。每逢过春节,家里总设一个祖先牌位,叫我们跪拜。爸爸妈妈从小给我们兄弟俩取名叫“念陵”“念祖”。
      我生于1969年11月27日(中国历十月十八日),从小爸爸教我们背唐宋诗词、三字经、百家姓,练习写毛笔字。中国方块字在外国人眼里一个字就是一张画,很多外国人把中国字贴在客厅里,当画欣赏。
      爸爸身边至今保存着一张40多年前和你们一起照的相,每逢佳节,他总要取出来看一看,全家人又喜又难过,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们见面。
     千言万语,不知如何告诉你们,只有等待。总有一天,我们会来看你们。祝爷爷奶奶好。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你的孙孙念陵、念祖叩上
1982年12月5日
 
      信中所称的爷爷奶奶早已下世。他们临终的时候声声呼唤着海外亲人的名字。收到此信的这户人家叫杨永青,这是兄长杨长青的两个儿子从海外给家里写回来的信。一家人在万分激动的思绪中读完了这封书信,专门请了位文化水平高的人给海外亲人写了回信,介绍了家乡和家庭情况,盼望念陵、念祖和他们的父母早日回家团圆。
      不久,杨永青接到哥哥从美国寄来的回信,信上说,他离别家园40年了,这次接到散发着故土气息的家书,得知家乡近年发生的变化和喜人景象,兴奋得通宵难眠。从此海内外佳音频传,他哥哥一年间来信10封,并寄来相片60张,说不尽的思乡念祖话语,想尽快回国团圆。他哥在来信中问从西安到黄陵的交通情况,满含深情地写道:“我1962年已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国外的花花世界不留恋,最好的地方是生我养我的黄陵乡土啊!”
      杨永青一家思念海外亲人,急切盼归。1983年对他们一家来说是喜上添喜:日子更好了。他哥来信了,县上还选他为黄陵县政协委员。他们一家和族亲多次写信,盼望亲人尽快归来探亲。春节时他们家门上贴的对联表达了真切的心愿。上联是:“骨肉分离40年海外来信报佳音”,下联是:“亲人相隔千万里同心共庆祖国春”。横额是:“团圆在望”。
      1985年4月5日清明节,离家42年的杨长青终于回来了。他急切地登临桥山,向轩辕黄帝陵三拜九叩。他回到家乡又给早已逝去的父母扫墓立碑,跪祭亲人,了却一个漂泊海外的赤子心愿。他与弟弟杨永青抱头痛哭,叙不尽、道不完离别苦情。总算团圆了,全村老少都来祝贺,祝贺杨长青落叶归根,赞叹杨长青不忘祖先。当地民间艺人还把这件事编成了秦腔唱词登台演唱:
 
      家住陕西黄陵县,桥山脚下有家园,海外漂泊四十年,今日回来祭祖先。
      黄帝子孙不忘本,了却心愿众人赞。
      …………
 
      外事办公室胡生林先生给我拿出了前几天张醒雄先生寄给他的1992年新年贺卡,告诉我:张醒雄先生率领的祭祖团一行220人,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个华侨团体。张先生率领的全欧崇正总会联合会回国寻根祭祖暨商业考察团,人员来自欧洲14个国家,年龄最大的70多岁,全部是华侨实业家。他们于1991年10月16日拜谒黄帝陵,在黄陵县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如同回到老家一样,处处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亲情,时时呼吸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民族大家庭的骨肉情谊激动不已。壬申岁初,张醒雄团长从遥远的地方给胡生林先生寄来自己精制的贺年卡,表达了同胞亲情。胡先生告诉我这是他近几年接待海内外炎黄裔胄探亲祭祖最难忘的三件事之一。另外两件事就是台湾老兵返乡探亲团和台北市汉唐乐府回乡祭祖团的祭祖活动。
      毛泽东谒陵的夙愿由他的嫡孙实现了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说:这里是祖先圣地,不能乱写贺敬之、孙飞虎、田华、丁玲等许多文艺界人士祭陵,尤多一番情趣海外游子归心似箭,寻根祭祖诚心可鉴。大陆人民,不分民族职业,无论尊卑贵贱,同样心想黄陵。从北国南疆、白山黑水、天山脚下、海南岛上,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黄陵,无不登临桥山,谒陵敬祖,千叩万拜,真乃谒者如云,丹心一片。
      1948年2月23日,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亲密战友周恩来、任弼时等从吴堡县岔上乡的川口村东渡黄河,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在渡船上,毛泽东向着陕北高原久久凝视。他深情地说:“我们还是要回来的,还要到黄帝陵去拜谒始祖。”就是他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作为苏维埃政府主席,与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即林伯渠)于1937年4月5日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毛泽东主席连夜赶写了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操劳国事,到黄帝陵祭祖的事终成遗愿。到了1991年12月,他的嫡孙毛新宇,这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的大学生,在西安参加一个史学研究讨论会后,在毛泽东诞辰98周年纪念日子里,专程到黄帝陵谒陵祭祖,实现了其祖父的遗愿。而在这之前的1991年9月15日,他的母亲、毛泽东的儿媳邵华也来谒陵祭祖,在留言簿上签名留念。
      十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拜谒黄帝陵,恭敬虔诚。1984年6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因工作赴延安途中,登桥山祭始祖,在黄帝陵前留影。1986年5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陕北视察工作时,专程拜谒黄帝陵,冒雨登上桥山。在休息室,工作人员请他题字,田副总理笑了笑说:“这里是祖先圣地,不能乱写。”在“谒陵留言簿”上,他签写了“田纪云”三个字。1986年9月10日,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在延安视察工作途中,专程来黄帝陵祭祖。她是第一位谒陵的国家妇女领导人,看到“黄帝手植柏”,她请求亲自抱一抱这棵古柏。她在签名时也说:“这是祖先圣地,我签个名,以作谒陵拜祖的留念。”同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国务委员宋健、陈俊生等来延视察都专程谒陵,签名留念。那些省部级领导谒陵拜祖、签名留念的更多了,厚厚的几十本签名簿写得密密匝匝。工作人员告诉我,签名者足有两三万人。我翻看了1991年签名簿的最后一页,上面是铁道部部长李森茂的签名。他是参加了于12月26日在延安举行的西安——延安铁路通车典礼后途经黄陵,于12月27日专程登山谒陵的。
      文化艺术界人士登临桥山,尤多一番情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1982年11月21日谒拜黄帝陵后挥笔写下一首五言律诗:
 
风云四十载,几度谒黄陵。
古柏今犹绿,战士白发增。
不问挂甲树,但听战马鸣。
指南车又发,心逐万里程。
 
      以扮演蒋介石先生著称的电影演员孙飞虎和著名电影演员娜仁花、龚雪、乔臻、任冶湘,著名歌唱家李谷一等参加了第五届电影“百花奖”授奖大会后,于1982年5月27日从西安赴延安途中,专程到黄帝陵谒陵拜祖,当晚在县体育场与当地群众联欢,县城万人巷空,盛况空前。著名表演艺术家白杨讲了话,诸演员表演了精彩节目。1983年5月著名演员田华和歌唱家马玉涛等一行20人在谒陵后也与群众联欢,热闹非凡。
     82岁的著名女作家丁玲与丈夫陈明先生1985年4月6日赴阔别了37年的延安途中,经黄陵县专程登临桥山,谒陵拜祖。在留言簿上写下“学习鲁迅,血荐轩辕”。诗人肖青先生1988年8月6日专程从北京前来拜祖谒陵,挥毫写下一首诗:
 
淋汗拜上三炷香,酷暑叩下九个头。
我本轩辕一点血,愿做黄陵几抔土。
 
     黄陵县群众敬奉始祖由来已久,如今更是凡有重大活动皆在陵前举行,以告慰始祖在天之灵。少先队员在陵前献花,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青年小伙子参军,在陵前重温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新婚夫妻结婚,到陵前喜栽同心柏树……许多人为支援陵庙建设,捐款捐珠,仅1990年全县就有8657人捐款人民币157900元。原黄陵县文管所所长高增安长期管护陵庙感情笃深,退休后将自己教授书法学员的报酬2000多元,捐赠给文管所,镌刻名人书法石碑10块,创建了黄陵书法碑廊,收集整理全国名书法家为黄帝陵所题写书法结集出版发行。
     本文行将结束的时候,在黄陵县轩辕宾馆,我遇见了才从北京回来不久的刘竹印女士。这位黄陵县旅游局副局长兼外事办副主任告诉我们:1992年是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国家旅游局已将黄帝陵列为全国八大景点之一,作为寻根朝敬之旅,列为炎帝陵、孔子庙、岳飞故里和中山陵景点之首。县里有关方面积极准备,热情地欢迎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各国嘉宾友人的到来。
     朝敬,振奋民族精神;朝敬,增强民族凝聚力;朝敬,尽快实现祖国的统一。
     古老中国一条龙,龙的祖先在黄陵。
 
    【注释】
    ①刘春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延安市科普作协理事长,多年来笔耕不辍,出版专著有《当代中国第一》《豪华落尽见真情》等10余部,主编、合编书籍有《圣地人物礼赞》《子午岭丛书》《古今黄陵》等10余部(套)。
    兰草,原名兰礼学,陕西省黄陵县隆坊镇人,生于1935年,曾任黄陵县文化局副局长、黄陵文管所书记,曾经从事新闻工作,爱好民间文学,出版有《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历代名人祭黄陵》《历代祭黄帝陵诗词选》等。
 
 

参见《延安文学》增刊

1993年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