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陕军阀陈树藩为袁世凯亲信陆建章所任命的“剿匪”总司令。其部下张义安、胡景翼是追随孙中山革命理想的进步军事人才。他们揭起“讨袁驱陆”的旗帜,反对袁世凯复辟,生擒陆建章之子陆承武。但思想摇摆不定的胡景翼把陆承武交给了陈树藩,陈树藩则与陆建章勾结、狼狈为奸,并在三原自称“护国军总司令”,镇压人民、屠杀共产党人。
1918年1月,当陈树藩命胡景翼去“剿”杀陕西民党人士郭坚、高峻等部时,张义安认为“三原要地也,得之不可失”。他明里张罗部署东进,暗中与董振五、邓宝珊等人积极准备发动起义。1月25日, 张义安命令备补营“乘雪夜兴兵”,三原起义终于爆发。经两昼夜激战,张、董、邓等部全歼陈树藩的亲信旅长曾继贤、团长严飞龙部,曾、严二人缒城逃匿。战事结束后,胡景翼、曹世英受张义安等之请,分别由富平、耀县赶到三原树起陕西靖国军大旗,发表讨陈檄文,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孙中山等领导的护法斗争。
三原起义成功后,胡景翼和曹世英互争陕西靖国军的领导权。结果将起义军分编为左、右两翼,胡为右翼,曹为左翼,各称总司令,却迟迟不将围攻西安、讨伐陈树藩的计划付诸行动,引起张等部分起义将领不满。张义安与董振五、邓宝珊、李虎臣等率本部300余人,绕道礼泉、兴平,渡渭河,过周至、户县,沿途击败陈树藩部,逼近西安;并争取樊钟秀部在西安西郊向张部倒戈易帜,改树“靖国军”旗,退出战场,开赴蓝田休整。
胡、曹二人获悉张的捷报,决定共同反击陈树藩,迅速派部进围西安。战局出现对靖国军非常有利的形势。陈树藩受到靖国军左、右两军的围攻,损失惨重,立即致电段祺瑞政府求援,并勾结河南镇嵩军头目刘镇华部入陕增援。刘以“调解人”致书胡景翼退兵。胡见西安久攻未克,便连函令张义安从西安撤兵。张严词拒绝,并申明说:“陈贼背叛民国及陕西人民,不将其打倒,我死不瞑目。”因胡再三催促回三原议事,张便令所部稍退至户县。
参见邓宝珊《张义安三原起义》
《三原文史资料》第7辑第37—48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