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360图片)
民间岁时习俗,俗称烧纸,即为先人扫墓烧送纸钱,流行于全市(咸阳)各地。每年清明节或节前为民间祭祀亡故之日(忌日),其家属亲友到坟前供上饭食、果品、酒等祭品,或焚香、化纸钱并致祭词,为坟地添土,以示悼念。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八《拜扫》载:上坟之俗起自东汉,盛于唐代以后,叫拜扫。如《北史·薛辩传(附薛孝通)》载:“及(萧)宝夤将有异志,孝通悟其萌,托以拜扫求归。”又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阔有四年突。”(见《柳先生集》)。20世纪60年代后基本消亡,80年代后又重新兴起,许多人把它当成追思先祖的仪式,并有逐渐扩大之势。其俗流行至今。
参见《咸阳大辞典》第1081页
张英民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