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故事  >  历史故事

朱仲尊逸事二则

      朱仲尊名志彝,字仲尊,后以字行。三原城内太平巷人。先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精通经史;思想进步。下面是他的逸事二则。

是政治没找到轨道

      于右任幼年与朱仲尊就读于毛班香私塾,友情甚笃,洞悉敬佩朱的为人。1984年,于邀请朱先生赴南京,谈话间于说:“现在政治没上轨道,国家正需要人才……”朱未加思索,脱口而出:“不是政治没上轨道,而是政治没找到轨道”。于授朱监察院参事职务,月薪约400元,朱就职一年后,目睹当局不顾东北沦陷,一再围剿,内战不宁,与其违心做官,不如归里赋闲。虽经于右任再三挽留,终婉言辞去职务。回陕后,甘愿从事清贫的舌耕生涯。先后曾在西安尊德女中、三原振国中学、省立三原中学、工职等学校执教多年,桃李满门。

别开生面的遗嘱

      朱先生生活俭朴,为人正直,不为个人打算,不为名利动心。1952年先生自知体力衰竭,行将谢世,以对联形式,作别开生面的遗嘱。上联:免刻志铭,免作行述,我生平无可称道;下联:不收赙仪,不设宴席,尔小子恪遵遗言。横批“遗嘱”二字。并嘱其子朱宪祖、朱怀祖将此联贴在他的灵堂,兼示知诸亲友。不久先生逝世,时年75岁。家人谨遵遗训,丧事从俭,以了先生遗愿。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7辑 第100—101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0年12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