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故事  >  历史故事

于右任先生海外轶事

任万珍
      国民元老、爱国诗人、书法巨匠于右任晚年被蒋介石胁迫到台湾。近年,随着海峡两岸的交往增加,于老在海外的轶事纷纷传来。

乐吃家乡饭

于右任先生到台多年,一直吃的都是他在家乡喜欢吃的饭。早饭,他多吃的是油条,烧饼和红豆稀饭,晚年由于牙痛,有时才喝点豆浆。午饭他总是喜欢吃家乡一一三原的风味面条,尤其爱吃搓硬擀薄切宽的饼饼面。①

一次,台湾草书研究社的同仁请于老吃饭。事先,主人一再叮咛厨师,今天请于院长吃饭,一定要把饭做好一点。厨师听说给于院长做饭,当然乐于献技,便使出浑身解数,精心做了几碗细如丝线的龙须面。面端上饭桌,于老一见连声说:“做得好,做得好!”但他又问:“有没有宽一点的?”厨师听了,知道于老想吃宽面,便重新做了几碗宽面条端上来。于老一见大喜,挑起面条边吃边说:“在我们三原,有句俗话,‘锅盔如锅盖,面条像裤带’这才是地道的我们家乡饭。”

这顿饭,于老吃得很香,一下子吃了两大碗。 


注释:① 饼饼面:音biangbiang面。


艰步上医院

      于右任是国民党的大官,但他一直都过着平民化的生活。平日,他总是穿着布袍长衫,青布鞋,白布袜,能自己办的事,总是自己亲自去办。1964年春天,于老脚上生了“鸡眼”,非常疼痛,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要请台北市中心医院的骨科主任邓大夫前来为他诊治。于老说:“不要动不动就摆谱儿,我自己应该去医院。”于老没请医生,他查问了去医院的路径和门诊时间,并叮咛工作人员不得事先打电话。第二天,于老手扶拐杖,忍着痛疼,艰难地走到医院,亲自挂了号,诊了病,又艰难地扶拐杖一步一步回了家。

一盆木炭火

于右任是地位显赫的国民党上层人物,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台湾,他该早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了吧!其实不然,一到冬天,他的客厅只是生着一盆木炭火,像当年在老家三原一样,火盆上墩一壶水,水一开用宜兴壶泡壶茶,与友人围火而座,谈诗论文,其乐无穷。

一次,蒋介石来到于府,与于围火盆而谈。一会儿,蒋介石不住咳嗽起来,于右任连忙解释:“这里烟气太大。”蒋介石见一个国民元老,80多岁的老人还这样取暖,觉得有失体统,便叮咛随从说:“换个电炉吧。”于右任忙说:“用电炉很贵,我已经习惯了,不要紧的。”

于老至终,都未换炉,年年冬天,都用这盆木炭火取暖。

不写回忆录

于右任晚年,不少亲朋好友都劝他写回忆录,然而,一一都被拒绝了。

1964年五月,于老85岁诞辰前夕,有记者问他有无写回忆录的计划,于说:“我从来未计划写回忆录,也不打算写回忆录。”

于老为什么不写回忆录?据一位深刻了解于的陕西籍监委透露,他怕写回忆录,会伤害一些革命同志和他们后辈的自尊心。

于老多次这样说过:“我为什么不把眼光向前,而专往后看,回忆过去呢?”“过去的历史我不要了,我要开始写我新的历史。”他还说:“我们在今天只能谈团结,不能再算旧帐了。”原来如此!不管有多少人怂恿,于老终于没写回忆录。

礼待假右任

于右任是著名书法家,在海内外都具有“中国草圣”之誉称。他的字功力深厚,龙飞凤舞,自成一家。在台湾,到处都有他的手迹流传,然而也有人借于的名字,写假字,卖假字,招摇过市。

1962年的一天,于老乘车从台北市和平路经过,看到一个署着自己名字的大招牌挂在一家商店门首。他叫停下车,找到店主,告诉他:“这招牌上的字是假的,你取下来,我给你写个真的。”店老板非常高兴,找来文房四宝,于老一挥而就。写完,他给老板说:“写字本来就是一种乐趣,何况为人家写字,更是人生一件快事。我一生不做假事,能给人家写就写下来,不能给人家写,从不找人代笔。”

1964年4月,于右任的副官偶然发现有人假刻了于右任的图章,模仿写于体,并以每幅500元新台币出售。他们查出了这个假右任,并将始末告诉了于老。于老听了,把那个假于右任找来,询问了根由后劝他说:“你的字很像我的字,为什么不盖上自己的图章呢?”这天正好有记者在场,要将这事作为新闻捅出去。于老说服记者不要那样做,他说:“告诉他知道就好了,要相信他今后一定不会再写冒名的字出售了。”写假字者见于右任这样对待自己,非常感动。

铁箱之谜

于右任生前有个铁箱,专放私人的用品和存物。他告诫家里人:“除非我逝世,不得启开我的铁箱。”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身为国民党元老的于右任,从民国建立,就任国民政府的交通次长,后任监察院长长达33年之久。对他的铁箱,社会上有各种议论。有人说,这个箱内没个千贯万贯,但美钞、黄金绝对少不了。

于右任在世,他的铁箱是个不解之谜。

于右任谢世,他的生前告诫,铁箱开启了。谜底揭开了,原来这个箱内,不是什么美钞和金银珠宝,而放着他的日记、诗歌文稿外,还放着三子令中出国留学时因费用不足而向人借款的帐单。

“三十功名风两袖,一箱珍藏纸几张。”“于老遗产,仅有帐单,消磨自若,元老典范。”这是铁箱之谜的开启,台湾报刊有代表性的评论。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10 辑第125—130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3年2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