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故事  >  历史故事

三原蓼花糖史话

三原在陇海路咸铜段未通车以前,为药材、布匹之集散地。《中国各省钱业调查录》记载“省商埠以三原为首,系赴陇要道,为汉口、上海各埠以及黄河流域各省均有密切的经济联系。故商品之输入与输出,款项之汇划,概以此为枢纽”。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促进了流通领域内南北、西北物产、物品和技艺交流。应运而生的食品业,蓬勃发展和创新,已成为必然趋势。

南方所产的食品,接踵流向三原,故有南货、南糖、南点、南式、南味。南方的年糕一进入三原后,却遭厄运。也许是吃时还须加工或因其它原因,反正堆在糖货铺的年糕无人间津。至今,三原仍然没有年糕这个食品。

一天,某糖货铺制作酥饺,半成品供不上油锅,工人们闲聊天时,随便把搁置长时期的年糕无意中放入油锅。年糕出人意料地变成厚度三、四公分的矩形立体,咬起酥脆,但寡味。有意扔在糖稀里,增加了甜度,却发黏,不能用手拿,只能用筷子夹着吃。后来将它用甜食桂霜的办法,用白糖处理,酥脆而又甜。但却不香、味淡、形不美。现在三原糕点中的雪花糖,就是创制蓼花糖时使用这个工艺的历史见证。为将滞销品年糕转化为有用的资财,动脑筋,想办法,糖稀蘸后再放芝麻里滚一下,一种酥脆香甜的食品诞生了。商品得有一个名子,以便推销。经过糕点技师和有关人员的推敲商榷,按此食品的身世:原系南方食品,到三原已成没人要的撂掉的东西;后在循序渐进的系列制作中,竟转化为糖,故日“南撂化糖”。此品问世,即受到顾客的青睐和各阶层食客的赞誉。唯其名字中的“撂”字不雅,经名士改“撂"字取其谐音为“辽”字。三原“南茂号”解放前门口挂的四个吊牌中,就有“南辽化糖”。说明此食品是传统食品,既老又真。这也就是此食品历史渊源的写照。

经时间的推移,大约在三百多年前,在三原市面上的糖货铺,大部分改“南辽花糖”为蓼花糖。在制作中,已探索出一系列新工艺。变年糕矩形为圆条形;用料都很考究:用脱去皮的熟芝麻,糖稀加入适度的白糖,发坏子要用菜油或其它上好的植物油;包装以两层有色毛边纸中加草纸,形定“升”“斗”状,取意“如日之升”“星斗之寿。”且贴上红标签,文字用金、黑色,以增其美。量分半斤、一斤。明正德年间(1506一1521),就有“浓郁芝麻香味,外形如藕,实园丰满,心如冰网,晶莹洁白;手掰有清脆之声,入口则韧中有脆”的南辽化糖。迄至清康熙年间,进士温仪在《纪堂遗稿》中收集了“蓼花香缘”诗:“红毯延青佩,金盘缀彩球,幽香及冷艳,相佯过春秋。生性冰雪姿,胸怀若旷谷。色形似莲藕,风味告乃翁”。这些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蓼花糖的品貌。四百七十多年来,蓼花糖已次第销行全国,经久不衰,直至今天,已成为三原食品的拳头产品。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9辑第181-183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2年1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