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煨鱿鱼丝是三原县一道有名的风味小菜,传说它是为纪念明朝万历年间的工部尚书温纯而创造的,流传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三原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县城周围地势较低,加之明代后期河道都疏于治理,因此每年洪涝灾害频发。每逢降雨,嵯峨山和北塬的洪水来势凶猛,河道两边的庄稼全被大水淹没,房屋也大面积倒塌,这让当地的百姓非常苦恼。当时的工部尚书温纯,为三原县人,当他听说家乡人民饱经水灾之患的讯息后,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这一年,温尚书回乡省亲,接待了父老乡亲们,从与他们的交谈中,了解了灾害带给他们的困扰,于是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慷慨捐出。不仅治理疏通了河道,还令地方官员组织在南北两城间建筑起一座石桥,即龙桥,龙桥的修建方便了南北两城之间的交通。
温尚书的慷慨救助,感染了许多地方官,他们也纷纷效仿,为地方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后来,龙桥竣工,温尚书特地从京城赶回老家,与父老乡亲们一起庆贺。家乡人民为了表达对温尚书的感激之情,令当地厨师精心烹制了许多家乡菜肴、庆赁宴会上,厨师特地献上了精制鱼馔(读如转,饭食),请温尚书品尝。温尚书品尝后觉得非常美味,连声称绝。当温尚书问及菜肴的名称时,厨师说只是因鱿鱼丝制成,还没有正式的名称。温大人高兴地说:“那就叫‘白煨鱿鱼丝’吧。”于是白煨鱿鱼丝便应运而生,不仅成了三原县的一道美味名肴,还传入古都西安,成为三秦佳肴代表作之一,远近闻名。
参见《美丽三原》第71—97页
《美丽三原》编委会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4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