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民艺  >  正文

蒲城剪纸艺术

 

(图片来源:印象蒲城网)

      民间剪纸,刀法细腻,风格独特,寓意深刻,风采各异。其内容有人物、山水、花卉、鸟兽、虫鱼。作品多系窗花,逢年过节,主妇剪个“吉庆有余”。小娃满月,婆婆剪个“莲生贵子”“麒麟送子”。婚嫁迎娶,姑娘剪个“牛郎会织女”“孔雀开屏”“凤凰戏牡丹”。老人过生日,女儿、媳妇剪个“老寿星”“猴子献寿桃”。这些窗花形式多样,内容各异,既渲染了生活,又抒发了感情,是民间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
      蒲城的窗花分为烟格剪纸窗花、单色剪纸窗花和染色剪纸窗花。烟格剪纸窗花,也叫“音格”,因为其形状为正方形,可直接把窗花贴在窗子最上面一行的方格里,起流通空气,增加采光的作用。单色剪纸窗花和染色剪纸窗花则没有固定形状,前者用一种色纸剪成,后者则先用白纸剪成,尔后根据图案分别在不同部位施以各种颜色,一般是先贴在白纸上,再贴上窗户。农村中,小姑娘开始学剪纸,是将老人剪的样子用针线缝在纸上,用油灯熏黑,再剪去熏黑的部位,这样的手法,已有数百年历史。兴镇印刷的年画,有不少木刻窗花,有单色的,也有套色的。“文化大革命”中,一些充满温馨气息的乡俗美术凋零殆尽,许多农家窗花多带有政治色彩。如盛行剪“葵花向太阳”“红心套忠字”及“样板戏”人物等。随着农村形势好转,剪纸窗花又重新风行起来,而且越剪越巧。近几年来,广大妇女剪出“人勤春早”“春到农家”等反映新生活、新风俗、新习惯的新窗花。
   
   
参见《蒲城县志》第545-546页
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3年7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