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县西的兴镇,古称旌仕坊。旌仕坊木版画技艺源远流长。据专家考证,唐朝时已形成规模。五座唐陵在蒲城修建的百余年间,祭祀活动频繁多样,炮火包装、冥钱印制装潢等需求旺盛,从而繁荣了兴镇的造纸和印刷业。明清科举制度下,蒲城学子争相考取功名,也刺激了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旌仕坊木版画是一种古老的雕刻印刷技艺,现存的古雕版画有三大系列(宗教民俗、商业应用、文化图书)14 个类别(佛像、门神、灶神、财神、天神、地神、钟馗、历书、插图、商品标签等)。雕版一般选用杜梨木、红木、黄花梨木等名贵硬木,由近百种刀具交换使用刻、切、锉、剔、琢等雕刻手法刻制而成。旌仕坊木版画的颜料有黑、红、黄、绿、蓝5 色,全部使用纯天然植物和矿物质自己配制,具有年久色如新、遇水不褪色的特质。印制采用二色以上套印,其配色及印制技巧秘不示人,只在师徒间口口相传。蒲城旌仕坊木版画技艺2008 年被列入第批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见《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第122页
渭南市文化广电新闻局,渭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著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5年10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