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人物  >  文化艺术

李异材

      李异材(1857—1937),字仲特,初名异,晚号一如居士。马湖乡富原村人。父智威,荒旱年间推车卖瓮,竭力供子上学。21岁考中秀才。少好天文、数理之学,夜辄独立旷野,按图观察天象,对恒星名目与行星运行莫不通晓。又刻苦攻读《算法统宗》《梅氏丛书》《则古昔斋算学》等书。清光绪十四年(1888),参加同州府院试,时西方科学初入中国,学使柯巽庵,加以算学试题,全场考生皆瞠目摇首;他用心算得出答数,试卷无算式,学使颇为惊异,拔入三原宏道书院。毕业后,先后应聘入陕西舆图馆和浙江学使徐季和门下。光绪二十四年(1898),应陕甘总督陶子方约聘,主讲兰山书院,他闲与陶拙存谈论算理,陶拙存谓立方以上无法画图,他谓不然,夜晚独坐,闭目冥思达旦,遂尽画九乘方廉隅诸图,以阐明开方之理,编为《开方数理》二卷。以后又编有《级数比类》四卷。因母病归陕,充省高等学堂算术教习。次年,随四川提学使郑叔晋入川,参加川汉铁路勘测。光绪三十二年(1906)返陕,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推为同盟会西北分会会长。与井勿幕、景梅九等组织秘密机关,鼓吹革命。与张拜云、王子端、焦子静等在西安创办健本学堂,培养革命干部。积极倡办西潼铁路、延长石油及北山牧场。他与弟良材、侄儿约祉、仪祉皆入同盟会,人称“一家人四口,革命党两双”。辛亥革命后,他看到军阀政客争权夺利,愤然遁入禅学。历任当权者皆礼聘为顾问、谘议。陕西靖国军初起,督军陈树藩请他至靖国军根据地三原进行调停,他对举义诸人道:“时局混乱中有此一帜,实为革命曙光。诸公努力而为。我老了,难以相助。”遂归里,竟不复命。晚年双目失明,终日静坐。年79岁而逝。无子,以弟良材长子约祉为嗣。 
 
 
参见《蒲城县志》第752页
《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3年7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