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元年(1628)十二月的一天,自韩城、澄城那边开过来一支农民起义队伍。这支队伍还没有进入蒲城的永丰,报马像箭一般已把消息告知了县令范宗文。县令立即下令,封锁城门,加强戒备。这支部队,就是白水县王二和钟光道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
明朝天启七年(1627),陕西灾荒严重。明王朝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地位,加倍征收镇压人民起义的“剿饷”、举办团练的“练饷”和防御满洲入关的“辽饷”等种种苛赋杂税。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揭竿而起,打富济贫,开仓放粮,饥民造反事件,不断爆发。王二领导的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天启七年三月发生的。它比明末陕西农民所有的起义都早。
“要打通通鼓,还得三、二人。”王二,是白水县南鹿角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体魄高大,筋强力健,以耕田为生,闲时习武。他妹妹也在他的影响下,舞枪抡棒,崇尚武艺。八九十年前,在王二故居的院内,挖出过一口大刀和一双女铁套鞋,传说是他们兄妹的遗物。王二起义前,先和白水阿堡村他的好朋友钟光道作了联系。钟光道是个小知识分子,有胆略。王二是老粗,即请他为军师。为了使起义成功,并得到外县的响应,王二串通了白水县衙役杨发和蒲城的王高等。起义首先从白水开始,开仓放粮,救济饥民。官府数次派军镇压,由于群众的掩护,不仅未被消灭,队伍越来越多。在白水、澄城、韩城、宜君的山区活动了一年多以后,队伍已扩大到数百人,随后攻入澄城县,杀死了县令张斗耀,打开牢房,开仓放粮,接着发兵蒲城。由于蒲城已作了防卫准备,接着南下汉帝,直到孝通镇,所到之处都是打富济贫。
在王二起义的影响下,农民王嘉胤起义于府谷,高迎祥起义于安塞,王左桂起义于宜川,王虎、黑煞神起义于洛川,王和尚起义于延川,韩朝牢起义于庆阳,王大梁起义于陕南。王二遂率部与王嘉胤会师,部队发展到五六千人,转战陕北,陕西农民起义势如燎原大火。皇帝慌了手脚,诏令三边总督杨鹤督捕王二。崇祯二年(1929)正月,王二被杀,起义惨遭失败。王二死后,群众搬回了他的尸体,埋在村东北的高地——肖家嘴,人们永远想念着他。
参见《蒲城历史丛话》第55-56页
刘福谦编著
蒲城县县志馆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