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事件  >  近现代

清末蒲案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蒲城教育界在同盟会领导下,组织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学生运动,遭到知县李体仁的残酷镇压,以后称这次事件为“蒲案”。“蒲案”发生后,同盟会即通过各种关系,到处呼吁,组织师生到各地串连发动,掀起巨大声援怒潮。省城各学堂一致罢课,推选代表,向巡抚衙门请愿;上海、北京及日本东京陕籍学生和在京官吏,也呼吁声援蒲城学生。在上海读书的同盟会员杨叔吉,编写新闻稿在《舆论报》上发表,揭露“蒲案”真相。中外报纸也纷纷发表评论谴责清朝当局。旅日陕籍留学生李元鼎以“大无畏”笔名在《夏声》杂志上发表《蒲事感言》和《陕西学界与蒲令毁学事故》两篇文章,历数蒲城知县李体仁摧残教育,毒害师生等罪状。《夏声》杂志在第九号上还刊出《蒲案贿赂公行报告书》和《陕西藩、学、臬三司会议分别拟结蒲城知县李体仁毁学一案驳议》两文,尽情揭发清朝地方官吏与劣绅勾结,受贿卖法,极力包庇李体仁、原烈的罪行。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迫使清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在《宣统政纪》第四卷上刊载主持朝政的醇亲王“御批”:“着恩寿按照所呈各节,秉公确查,认真究办,据实具奏,毋稍回护。”宣统元年(1909)第一期《陕西官报》上刊登陕西巡抚恩寿处理“蒲案”的奏折。斗争取得胜利。
 
 
参见《蒲城县志》第565页
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
中国人事出版社1993年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