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习俗  >  节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又称“端午节”。古时,五月疾病滋生,故称“恶月”。因而未满周岁小孩和母亲要到外婆家过节,谓之“躲五”。又因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这天投江身亡,为了不使鱼虾损伤其躯体,人们就以粽子投江祭奠,相传至今。是日早上,家家普插艾蒿,吃粽子。午后,煎蒲艾及百草汤沐浴,饮雄黄酒以祛邪除疾,用丹砂、雄黄涂鼻耳以驱害虫,佩戴香包以散浊气。孩童于手腕缚五色线绳,俗称“花花绳”,以示过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俗渐淡。人们仍然吃粽子,给小孩耳鼻涂抹雄黄酒,佩戴香包,手腕戴“花花绳”。并有给新出嫁女儿“送时节”之俗,礼物多为凉席、雨伞、竹帘及杏果之类。
 
 
参见《渭南地区志》第二十二编第四章第772页
渭南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三秦出版社
1996年1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