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习俗  >  其他

行旅

      旧时外出,一般都是徒步而行,求医、请先生、走亲戚,有的则骑牲口。官员外出皆乘马坐轿,侍卫随从。殷实之家,走亲、访友、赶集、看戏,一般乘坐马拉木轮车。若远途行旅,乘坐畜力轿车,或乘船走黄、渭、洛河水路。民国二十三年(1934),陇海铁路通车到渭南后,出远门则乘火车。县城短途,多以洋车(人力车)代步。有的山区,也用滑杆(由两根长杆夹一坐椅,二人前后杠抬)抬送老年人。
      20世纪50年代,国家干部下乡,背铺盖卷步行;群众出门,仍步行或骑牲口;商、政界骑自行车亦有。60年代,自行车成为城乡主要交通工具。有的外出负重,也用架子车代劳。70年代轻骑、摩托车日渐增多。改革开放后,公路成网,县城通班车,乡镇有“蹦蹦车”。小四轮、双排座已成为农村走亲访友和出远门的主要交通工具。县市级机关干部因公外出,则多乘本单位的吉普车、面包车或小轿车,有的也乘公共汽车。
      至2002年底,县乡公路实现油路化,乡镇都已通班车,人们出行办事都坐公共汽车,远途坐火车,有些做生意的为节省时间,也有坐飞机的。城内一般乘坐公交车、出租车,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也较普遍。少部分办工厂、做生意的还有自己的小轿车。外出办事,多人同行,互相照顾,同出同归,有“同路不舍伴”之俗。沿途遇人,问事问路,态度和蔼,视对方年龄、身份,多唤以自谦称谓。同时,行人车马一律靠右行,素有年轻人让老年人,只身让负重,轻车让重驮,下坡让上坡的良俗美德。
 
 
参见《渭南地区志》第771页
渭南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三秦出版社
1996年1月
来自网站“ 三秦游”: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info/154270929211715.html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