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史料  >  纪略

日本飞机轰炸蒲城县城记

宋吉文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后,日本帝国主义梦想一年半载就灭亡中国,结束侵华战争的狂妄计划,早已被铁的事实彻底摧毁,但它仍不死心,甚至狗急跳墙,丝毫不顾国际公法和世界舆论的谴责,日夜出动大批飞机,轰炸我国后方大、中和平城市,到后来竟连我们蒲城县城也不能幸免。在1939年10月至1941年9月的两年间,蒲城县城连遭日机轰炸4次,入侵日机共31架次,投弹约计270多枚,炸死我男女同胞54人,伤45人,毁房500余间。
      第一次轰炸是1939年10月16日。入侵日机17架,投弹200多枚,炸死我同胞41人,伤37人,毁房300多间,是轰炸最惨、损失最大的一次。这次,尧山中学就中弹百余枚,学生高恩德(党睦镇党北村人)、徐仲田(党睦镇林吉村人)、赵永文(龙池乡北岗沟人)、温志良(富平县人)等4人被炸死在学校东边的大路旁,血肉模糊,惨不忍睹,重伤的还有王村人等;炸毁学校仪器室3间,标本、仪器、门窗、玻璃等毁坏甚多;勿幕图书楼东南角中弹1枚,楼顶被炸塌。另外,南街小学的办公室也全被炸塌,文庙的大成殿中燃烧弹1枚,幸未爆炸燃烧,却有1根脊檩被砸断。炸毁的民房最多,其中有两座是古式三间楼房:一座是大什字巷席仲章家的后楼,一座是西府巷周爰诹家的藏书楼。
      第二次轰炸是同年12月9日,入侵日机8架,投弹44枚,炸死我军民同胞8人,毁房158间。
      第三次轰炸是1941年5月18日,入侵日机1架,投弹数枚于城西南近郊,毁麦田数亩。 第四次轰炸是同年9月11日,入侵日机5架,投弹20多枚,炸死我同胞5人,伤8人,毁房50多间。
      蒲城县城第一次惨遭轰炸之前,不少人思想麻痹,没有预料到日机会如此“光顾"。我虽然于抗日战争初期,在尧山中学就学时也曾跑过多次防空警报,但在思想上也同样有些麻痹。后来,仔细一想,也才觉得蒲城县城之所以被日机选为轰炸目标是颇有原因的。1939年10月,正是中条山大战之后,日军与我军在北方战场上隔黄河对峙,日军又在晋南运城修建了机场,梦想越过天险,侵吞陕西,从而控制西北,切断苏联与我国的交通线。而距黄河仅50多公里的蒲城县城,不但是力主抗日救国的杨虎城将军的故里,而且在当时也已成了支援抗战的重镇,中央九十军驻防于此,一五一后方医院与华潼师管区(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亦均设于此,来县慰问演出的剧团,一个接着一个,著名豫剧演员常香玉的剧团也都曾来蒲慰问演出,使一个普通的县城,人口剧增,热闹倍加,难免不引起日军的注视。
      日机第一、二次轰炸蒲城县城时,我在距城15公里的乡村小学任教,但也听见了轰炸的巨响。第三、四两次,我都在县城内亲历。第三次轰炸时,我因中共蒲城地下党组织遭受破坏而正被拘留在县警察局的东班房里,连跑防空警报的权利也被剥夺了。第四次轰炸时,我已被调到东槐院小学任教。那天,刚吃过早饭,学生们还没有到校,就听见紧急防空警报响了。我和几位同志赶快从总里局巷,穿过东麟趾巷,跑到南城墙下的防空洞里躲起来。当我们临近城门洞时,5架日机就已经飞到了县城上空,我心里惊讶日机今天怎么来得这样快,但日机却没有立即投弹,也没有盘旋,一直向西飞去了。乘这个空隙,我们便跑到城南的一块坟地,仰卧在塌陷不深的墓坑里,监视日机的动向。就在这时,我看见大约飞到漫泉河以西地区上空的日机,全部调头飞了回来,霎时便到了县城西郊上空。只见日机迅速斜降了一下,就有一群黑色小物体飞速掉落下来,几乎同时就传来一阵刺耳的怪哨音,随即看到城内有几处冒起了灰黄色烟尘,接着就是轰隆轰隆的几声巨响,我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口里。
      日机没有在县城上空盘旋,投弹后就一直向东飞去了。过了一会儿,防空警报解除了,我们从墓坑里爬起来,先快步走回学校。穿过总里局巷时,看到巷东边的一家猪圈被炸,那里摆着好几口血淋淋的死猪。学校幸未中弹,我们就立即走上街头,到粮食市街北口,即看见中山街西口转角的古老商号“李果铺”成了一片瓦渣滩;随后又到关帝庙后巷,看见苇子壕边的“赵品三”医院也被炸得墙倒房塌,家破人亡,其状惨不忍睹。街巷里到处是三五成群的阴沉着脸的男女同胞,一个个都怒目握拳,咬牙切齿……
 
 
参见《蒲城文史资料》第4辑 第53—57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蒲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89年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