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麟
我是1949年初同刘老认识的。以后我在县上工作,就熟悉了,1983年我到县委统战部工作,对刘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56年他担任蒲城县副县长,分管文教体育工作,很支持下面的干部,把工作搞得很出色,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在统战部工作时,他任县政协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又是民盟蒲城支部的主委,在这期间,由于工作关系,打交道更具体,例如在民盟蒲城支部的组织建设和人士安排上,时刻倾听县委意见,发展组织,建设领导班子,使民盟组织的同志积极从事本职工作。刘老的贡献大,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受到各界的好评,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
在担任县政协副主席期间,刘老积极参政议政,对不同意见,始终是积极引导,耐心说服,保持与县委和县政府一致。在每次座谈会上,多次强调要重视农村工作,重视农业基本建设;在抓发展多种经营的同时,强调千万要重视粮食生产,要教育群众、珍惜粮食。他还多次说,中国落后,要认真贯彻教育奠基、科技兴国的方针,中华民族才能富强。
在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刘老始终坚持法制教育,完善监督制度,尊重党的领导,积极执行党的决议,可以称得起我们的楷模。
在“文化革命”期间,他同样受到冲击和冷酷的对待,但始终相信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和正确的。“文革”后,尽管年近八旬,依然出任领导工作。
说到这里,使我更加怀念他。刘老早在1926年由北京地下党组织介绍,参加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陕北工作,1937年始,便到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部任营长、团副。由于思想进步,受到敌人监视,1948年便以调动为名,削去军权,安插到三十八军留守处任监察处处长,直接受到敌人的监视。这时,他思想苦闷,未找到地下党组织联系,便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会,通过李俊英同志为解放区提供军事地图和一些重要资料等。
刘老,从各个方面说,他是我们的老前辈,但在长期的接触和工作中,从不以长者或领导自居,始终是谦恭和蔼,平易近人,严于律已,宽厚待人。他学识渊博,敬业乐群,深显长者风范。刘老的深刻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纪念蒲城县政协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又使我们怀念他,为了缅怀刘老英灵,特撰文敬念。刘老,安息吧!
参见《蒲城文史资料》第8辑 第61—63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蒲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