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凤翔区  >  美食  >  正文

凤翔老碗面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关中秦味”)
 

 老碗面系凤翔知名面食,堪称“凤翔一绝”。老碗,即“大碗”。传有“秦人捧老碗,笑颜挑宽面。”它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保持着在面食文化中的独特风味。
      老碗面选材精良,制作讲究:选用特色优质小麦面粉,纯手工擀制而成,面条细长,厚薄均匀,劲道柔滑,口感好。更绝的是其臊子,分肉臊子和素臊子。肉臊子面选用土猪前后腿鲜肉,切成指甲片大小,独特配方调料,火候恰到好处,不加水干揽而成,肥肉不腻,瘦肉不柴,色香味独一无二;素臊子选用红萝卜、黄花菜、硬豆腐、绿韭菜、黑木耳五色原料,切成小丁精做而成,色味俱全,悦目爽口。其汤,远近扑鼻,老幼皆宜。
      凤翔老碗面,集关中饮食精华、历史、审美于一体。享用凤翔老碗面,犹如走过了漫长的西府饮食文化长廊。“五月十三滴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凤翔十大怪之一,碗和盆盆分不开”。“大老碗”彰显一种独特的地域特色、习俗与价值。它不仅形象地显示了一种地域人群的生命活力,也同时表现出一种简约而率真的生命哲学,映射出源于秦文化的审美底色和趣味。民以食为天,食以大老碗为器。凤翔民间自古端大老碗相聚群食共谝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力量、吉祥、和谐的象征。细长劲道的面条又是养胃、长寿、交流的饱食文化元素符号。凤翔老碗面,蕴藏着生命强悍、智慧、自我肯定的历史记忆,凝聚着秦文化传统中崇尚简约、凝重与大美的风气,当今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演绎着面食色、香、味独到的真谛。

 

参见《凤翔民间拾趣》第132页
薛九来著
凤翔县档案局编印
2014年1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