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波 摄)
在凤翔大地上,地软是雨后从土地中冒出来的精灵,没有根系,没有枝叶,没有花朵,没有种子,只有满是皱褶的躯体。气候干旱的时候,它紧缩成团,紧贴在草木稀疏的地面上,就像是被随手揪在地面上的一把干茶叶,隐于野草的叶片底下。每当下雨,经过雨水的浸泡,舒展开来,就像是在大地上悄然盛开的一种奇特的花,褐绿色的花朵,在湿漉漉的大地上显得分外水灵,将野草叶间的空隙挤满。
在干旱的土地上,地软是凤翔大地的衣裳,紧紧地贴着地面始终保持着植物对大地本能的亲近。地软是低级的藻类植物,有着自己独特的繁殖方式。根系、枝叶、花朵以及种子,都是高级植物一生中必须具备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但是地软没有,地软只需要让躯体始终与大地紧紧地贴在一起就够了,它只能以自己的形态长成钙性土壤上的附生植物。
贴着地面生长的地软,肩负着种族繁衍生息的使命,在大地上一点一点地汲取水分和养分,小心翼翼地生长、繁殖。它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生长并繁殖,因为大自然在安排它们出生的同时,还特意安排了随时将它们收回去的嘴巴。大地上的万物皆是过客,这是大自然统驭万物的潜规则,与物种的简单或者复杂无关。地软是植物中的低级植物,但是因了地软甘、苦、凉的性味,符合凤翔民间人的口味。
凤翔民间人一般会选择在冬天或者是春雪初融的时节,乘小昆虫们蛰伏,尽情地去采收地软,然后或炒、或煮、或包饺子等尽情地享受它的美味。
地软紧贴着地面生长。贴着地面繁衍的方式,让一切以地软为食物的生命发现,采收或者是采食地软的那一刻,生命与根贴得最近,并向万物阐释来自原始生物本真的生活理念,贴着地面,是活着的最佳状态。如今,地软已堂而皇之地走进了酒店、餐馆,成了凤翔人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参见《凤翔民间拾趣》 第129页
薛九来
凤翔县档案局编印
2014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