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波 摄)
煎饼是凤翔民间的特色小吃。走进凤翔民间农家,或漫步在城镇大街小巷,稍加留意,便可看见有摊煎饼、吃煎饼的人,尤其是街巷里的摊位,它们或流动或固定,一不留神,一股浓香扑鼻而来。
煎饼的由来,据传说自上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那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民间万民为相助女娲补天成功,普渡众生,家家户户在这天摊煎饼,敬献天地,以示祈祷神灵护佑,从此后,民间就将这一天摊煎饼定为“补天补地日”,一直流传至今。
民间农家制作煎饼分两种,一是普通煎饼,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先在准备好面盆内盛上清水,将面粉稀释在水里,匀成糊汤,然后用棕刷子将青油均匀地涂在平底铁锅内,再用铁勺将糊汤舀在锅里均匀摊平,文火烧烤,上下翻动片刻,即成煎饼。食煎饼时,先将煎饼卷成筒状,在匀好的蒜泥醋汤里一蘸,即可入口。二是具有独特风味的菜煎饼,通常用粉条、豆腐、韭菜、胡萝卜等各种蔬菜洗净切细备用,根据人们口味的喜好加植物油、盐、味精、辣椒、胡椒粉等其它佐料,搅拌后先放在铁锅内煽炒成半熟,然后收起来放在一层煎饼上,上面再盖上一层煎饼,重新用文火在平底锅内正反煎烙,烙好的菜煎饼用小铁铲将两边掀起往中间折,然后再对折成长方形即可。刚下鏊子的菜煎饼呈金黄色,外酥内软,菜馅鲜嫩油亮,集松、软、热、鲜、香等多种口感于一体,令人垂涎欲滴。每当清晨早起,我便直奔煎饼摊而去,心里涌起的那股高兴劲连我都觉得莫名其妙。一卷菜煎饼两元,面菜兼有,营养齐全,恐怕是天下最实惠的早餐了。老伴和孙子来摊前,我也给他们一人来一卷。看着他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不住的称赞“味道不错”,我会忽然感觉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要吃凤翔最地道的菜煎饼,一定要到雍城街头的地摊去买。凤鸣路口做菜煎饼的大嫂三十多岁左右,对顾客很有耐心,不厌其烦地问顾客吃什么菜,放不放辣椒,是放干辣椒还是鲜辣椒,口味是重一些还是轻一些。她那动作、那眼神、那语气,是顾客不得不对她的真诚有丝毫疑虑的。闲谈中,大嫂告诉我她下岗了,烙菜煎饼除了维持自己的生计,还要给儿子积攒上大学的部分学费。大嫂说儿子有出息,又知道体谅她,因此心里并不感觉苦。看着她不紧不慢地摊饼、煽菜、夹馅、煎烙,再和她有一搭无一搭地聊上几句,最后当她终于把温热的菜饼捧给我,说一句“快趁热吃吧”时,我竟然觉得自己的那点儿伤感也随着菜煎饼香啧啧、热辣辣的味道烟消云散了。
依我的感受,凤翔煎饼、菜煎饼散发的是当地老百姓生活的味道,一种平实、宽厚的味道!这才是凤翔人熟悉和喜欢的地道的淳朴的味道。
参见《凤翔民间拾趣》 第128页
薛九来
凤翔县档案局编印
2014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