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凤翔区  >  人物  >  政治军事

亢少平

亢少平(1921—1968),凤翔县横水乡西方村人。初中文化程度。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41年进陕甘宁边区,曾任中共赤水县委秘书、区委宣传科长、联防司令部《战斗报》编辑;解放战争时期,在敌后开展武装斗争,任中共凤翔县工委委员、西府工委武工队队长、凤翔游击大队副队长等职。

1946年农历十月,西府工委向凤翔派出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亢少平为队员,承担建党、建军、建政的三大任务。曾同邰云亭、欧阳德、蒲光一道与岐山磨子沟武装组织负责人刘岐周会面,对其进行了形势、任务和我党政策的教育,达成双方和平相处、互不干扰、共同打击恶霸地主、共同反对国民党的协议。1947年秋,凤翔地区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地下党、游击队的活动处境困难,斗争更加激烈,他在岐山平原地区遇敌人清乡,在雨后的高粱地里隐蔽40多天,腰部受风湿成疾。

1948年4月22日,凤翔第一次解放,亢少平为中共凤翔县工委委员、城市工作委员会(即军管会)委员。游击队在宁家沟进行组建,亢少平任游击队队长。当时西进战斗主力战略撤退,游击队改编为游击大队,在敌正规军和地方反动武装的反复清剿中,顽强地与敌人斗争。7月,国民党九区专员公署纠集十县保安团,发动第三次大规模清山围剿,亢少平带领一个游击中队在东山一带牵制敌人;秋,亢少平参加了县工委在江湖村召开的扩大会议(1868—1942);11月,少平和其他领导率游击大队返边区整训,在永寿县高庙山与国民党正规军遭遇,在突围战斗中,腰部严重摔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平历任中共凤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岐山县副县长,省交通厅财务科长、办公室主任,省交通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中共凤翔县委副书记、书记。

在凤翔县委工作期间,亢少平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与广大社、队干部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宣传讲解党的政策。有时腰痛病复发,他仍坚持下乡体察民情,商讨治山治水大计,为改变凤翔山河面貌呕心沥血,并经常访贫问苦,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以身作则,平易近人,艰苦朴素,清廉正直的作风,深受广大群众赞扬。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于1968年11月26日逝世,终年47岁。


参见《凤翔县志》第968-969页
陕西省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1年12月第1次印刷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