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僖宗后期至唐昭宗末年,经十多年的混战,全国形成三个强大的割据势力:山西地区的李克用、陕西地区的李茂贞(封号为岐王)、河南地区的朱温。当时,三个集团的势力日益向外扩张,唐廷朝官、宦官的政治派别亦分别投靠和依附,朝臣以宰相崔胤为首,依附于朱温,宦官以中尉韩全诲为首,依李茂贞为后台。李茂贞与朱温为争昭宗,挟天子以令诸侯,发生了一系列军事冲突。
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因朱温上书,崔胤二次为相。天复元年(901),崔胤想用外兵遏制宦官,请李茂贞出兵三千,驻防京城,结果反为宦官韩全诲增强了势力。崔胤与唐昭宗密谋杀死所有宦官,事泄,韩与驻京的凤翔兵统帅、茂贞子李继筠联合,控制了唐昭宗;崔胤促朱温发兵,并于十一月先率兵到黄中(山西永济蒲城县),上书请昭宗去洛阳。韩全诲惧,于冬至日劫昭宗及其诸王、宫室,经户县、周至、岐山,十一月二十日到凤翔。李茂贞、韩全诲在凤翔为昭宗配备了以宰相韦贻范为首的一套百官。天复二年(902)正月,朱温兵屯武功;五月破横水、石鼻寨,驻军凤翔城东。昭宗屡次下诏,促朱温还洛阳,温始上表辞行。六月初三,朱温复领精兵五万自河中到虢县(即今虢镇);六月初十日,李茂贞亲率大军与朱温战于虢县城北,死一万余人,大败而回;六月十二日,朱温派将孔勍出大散关,攻破李茂贞所属的凤州城(今陕西凤县凤州镇);六月十三日,朱温进军凤翔城下,身穿朝服面城哭诉:“我只想迎天子还宫,不愿与岐王争胜负。”遂分兵五寨,环围凤翔。
七月,孔勍先后取李属成州(今甘肃成县)、陇州(今陕西陇县)。七月二十一日,茂贞复派重兵与朱战,又败,几被打进凤翔城西门。
九月初二,因久雨,士卒多病,朱温召集诸将商议撤兵。指挥使高季冒、刘知俊认为:天下英雄,视此一举,茂贞已经困备,为何舍此而去?因李茂贞坚壁不出,高季冒愿以计诱李出城。九月初四拂晓,朱营偃旗潜伏,静若无人;骑士马景率数骑,声称去迎援军;行至途中忽跃马离队向西跑到城下,诱称从朱营逃亡而来,并向李茂贞说:朱已率大军逃跑,仅留伤员一万多人守营,当夜也要走,请速攻击。李茂贞信以为真,举兵出击。朱见得计,亲自擂鼓,百营齐出,又派几百名骑兵抢据城门,阻其归路。茂贞军几乎为朱军杀尽,大败而归。九月初九日,朱温在凤翔城周掘蚰蜒壕①,设犬铺②,内外隔绝,戒备森严。此时,李茂贞的养子李彦询率三团(每团300人)步兵向朱军投降。十月二十一日,李茂贞出兵攻朱军城西营寨,又败。十一月初一日,保大节度使李茂勋(茂贞弟)率1万人援凤,朱派孔勍袭其留守,茂勋闻讯引兵逃去,后降朱军。冬,大雪,城中无粮,“民冻死者,日以千数,斗米值七千(铜钱),至烧人屎煮人尸而食”,诸王宫室亦如此,昭宗哀称:“十六宅诸王及公主、嫔妃,一日食粥,一日食汤饼……”此时,李茂贞在行宫门外增兵禁守,众宦官自度难以免死,互相埋怨。李茂贞密书向朱温求降。朱温准以交出昭宗、杀宦官为条件。次年正月初六,李茂贞独见昭宗,请杀韩全诲等,以与朱温和解。昭宗大喜,即派凤翔士卒40余人,扑杀韩全诲等72人。二十二日,昭宗到朱营,离凤翔回长安,朱再杀宦官700人。至此,一场相持两年的李茂贞与朱温争夺昭宗的战争始告结束。
唐哀帝四年(907)四月,朱温逼唐皇禅位,在汴州(开封)称帝,史称后梁。
①蚰蜒壕:迂回曲折的壕沟。
②设犬铺:以犬守夜,布铃架绕营设架,拉绳挂铃。
参见《凤翔县志》第258—259页
陕西省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