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凤翔区  >  习俗  >  庙会

麦客倒场会

      凤翔自古为陕西省西部的要冲,西有宝凤路,北有凤陇路,东有凤岐路,南有凤虢路,因此商贾往来,货物运输,络绎不绝;商业繁盛,县城尤以东关为中心。东关马路平坦,宽丈余,两边人行道各6尺许(近2米),商号约150余家,以过载烧酒旅馆为多,药材、铁货、京货等仅占十之一二。每年清明节后60天,甘肃、陇东、陇南等地的民众,相继来到西府,雇工割麦,名为“麦客”。一般每帮小者四五人至七八人,大者二三十人,每帮各有一人为帮头。地亩和工价的计算、涨落,都由帮头主张洽谈。  
      麦客首次来陕西,先赴兴平、武功等地,开始鬻工,由东而西,至于凤翔,以工资所获,购买用品。商人为满足麦客的需要,在东关另租市场,取名为“倒场”,与麦客交易。此时,南风和暖,关中道麦渐黄熟,每年西来的苦汉麦客,先后过往约有3万余人,清代男子留发辫,身着毡背褡或棉衣,有的背扁形双带的小竹笼,装着零星物件及食物镰柄等,用长棍挑起,背在背上。城内商人向东关各商号租赁门前的场地,临时搭建,租价以接近东门及东湖太白巷附近比较昂贵,越向东就越便宜。除十五六家京货铺、铁店留备自用外,其余均租赁出去,规模大的架椽搭棚,小的撑布为帐。东关地段,多为小店罗列,计有一百多家。15天以后,麦客上市,午间天气炎热,人数尚少,早晚买卖最繁,万头攒动,拥挤不堪,交通几为之阻。麦客买东西时,由帮头出面与商人洽谈,说妥价格后,各人照价格购买,所购买的商品种类,以布匹、铁货为大宗,京广杂货次之。布匹当中,湖北府布居多,山东济南布、本省兴平布占少数。铁货中,锅为最多,以留坝之枣木栏所出产为最好。但因为外埠运来的锅量轻价廉,便用易炊,“枣”锅的销路就渐渐减弱了。凤翔城内开设的“祥太”铁厂,用本城“天复合”改良机器,以外埠的新法就地铸造铁锅,产量丰富,备受欢迎,而枣木栏锅的销量更是急剧下降。麦客购物后,数人一团,在临近的露天空场、野凉庙宇或东湖之亭台柳荫下住宿,白天,他们吃自备的炒面,喝东湖水,晚上席地而卧,更番守宿,或明灯一盏,闲话短长。甘肃商人也曾经携带巨款,随麦客流来凤翔购买货物,一则是为了行路安全,再则是借麦客回乡之便,托其带运货物。十八九日后,各就归程,“倒场会”便告结束了。
 

《凤翔民间拾趣》 第247页
薛九来
凤翔县档案局编印
​2014年01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