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雍城考古队在雍城遗址发现于1983年10月,为两处约6000多平方米的隋唐墓地。共清理出墓葬314座,其中隋墓9座,唐墓305座,共殉葬人121人,单座墓殉葬人数最多达12人,殉葬者多在墓道中部或上部,或被大劈、或砍头解肢,其状甚惨。
在18座墓的墓室内发现有可能为买地券的铁残片。17号墓墓主,身旁不仅有铁残片,还有一个3厘米高的铜盆,内装的绢织物经展开后,见有用毛笔书写千字经咒文,字迹清晰,并画有佛像、佛手印等图案,甚为珍贵。
出土文物大都为中唐时期器具。有白瓷碗、玉盒、三彩马、枕等,工艺讲究,质地精良;直径仅3厘米的首饰银盒,镌刻着一对莲花池中穿游的鸳鸯,图纹细腻逼真。有铜剪刀和镊子,咬合严密无缝;有一把14厘米的铜制组合日用器具,像折扇一样张开,可见刀、锥、锉、镊、耳勺和刮具六件器具,反映出唐代经济繁荣和高超的铸造技艺。
隋、唐墓中大量“人牲”的出现,对秦代以后不用活人殉葬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为研究我国历史上的殉人问题提出新课题。
参见《凤翔县志》第813页
陕西省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1年12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