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乾县发布)
在乾县王村的西面,梁村镇“大坡口”村附近,有一条大沟。沟岸边矗立着一块石碑,这块石碑是为纪念一条白狗而设立的,这条大沟也因此碑而得名大白沟(狗),沟岸的村子便叫大白沟(狗)村。
提起此沟的得名,有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明朝时,有个人家里很穷,为了养家糊口,便辞别家人,出远门去打工,因自己没有什么手艺,只能凭着一身力气给人下些苦力。他背井离乡来到山西,在一富人家里帮工,干了多半年,觉得有些孤单寂寞,便收养了一只流浪的大白狗陪伴自己,并把它当成自己唯一的朋友。
几年后的一天,他决定回乡,便结清工钱,带着白狗踏上回家的路。当走到一个沟岸边时已过正午,肚子饿得咕咕直响,他便席地而坐,打开“褡裢”,准备掏出干粮充饥,可是钱串子(工钱分为银子和铜钱,各串一串背在身上)压在干粮袋子上边,干粮一时掏不出来。(工钱分为银子和铜钱,各串一串背在身上),他只好把钱袋子取下来放在旁边,然后取出干粮,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饱喝足之后,思乡心切竟让他忘记放在地上的钱袋子而起身上路,他马不停蹄地向家奔去,并未察觉工钱和白狗已遗失。快到家时,才却猛然发现白狗并未像往常一样跟在后面,自己背负的东西也好像轻了许多,顺手往身上一摸,馍袋子还在,钱袋子却并未背在身上。他大惊失色,就顺着原路返回,一路小心仔细地的找寻。
白狗发现主人把钱遗忘在沟边,就一直守在钱袋子旁边等候。几天后,当他找到沟岸边时,却发现白狗卧在那里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不禁大哭了起来,后悔不该粗心大意将狗遗弃在这里。白狗见到自己的主人来了,无力地向他摆摆尾巴,这才艰难地闭上了双眼。此人痛不欲生,抱起白狗准备就地掩埋,赫然发现狗身下竟压着自己遗下的那几串钱。,他顿时明白,白狗为了保护他的钱不被别人捡去,竟一直守在这里活活饿死。
为了纪念狗的忠诚,他在沟边立了一块石碑,并将它的尸体埋葬在沟边,后来人们便把此沟叫大白沟(狗),开始叫“大白狗”,慢慢地叫转音了,就叫成“大白沟”。
参见《陕西省乾县文化体育志》第718页
赵明博主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
2015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