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是葭县革命斗争极为艰苦的一年。红五团南下后,葭县革命武装力量薄弱,国民党军八十六师井岳秀部、山西阎锡山部在葭米地区调集了近两万兵力,采取“修筑碉堡,分兵合击,建立保甲制度,并村上寨”等办法,肆无忌惮地对葭米苏区进行围剿,葭县一百100多名党政干部和两千多名革命群众惨遭敌人杀害,苏区沦陷,党政机关和游击队无法立足,革命进入危急关头。
为了粉碎敌人的疯狂围剿,重新开辟葭米苏区,打通葭、吴、绥、米苏区到神府苏区的通道,中共陕北特委和西北工委指示刘志丹、宋任穷率红二十八军北上东征。
1936年2月,红二十八军从绥德进入葭县境内,红十五支队从吴堡出发,配合红二十八军由南向北攻击前进。在圪绺咀歼敌两个连,拔了贺家沟、饽牛沟、玉家沟寨子,在阎家峁山上歼敌7个连,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这时,红二十八军已有伤员100余名。刘志丹在高起家坬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命令十五支队将伤员立即送到神府苏区。当时,下起了瓢泼大雨,十五支队率领葭县担架队,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日夜兼程将全部伤员安全送到了神府苏区。接着,又配合红二十八军攻打了杨家园子(今属神木地)、代皇庙寨子(今属神木地)、万户峪寨子守敌(今属神木地),连战皆捷。
这次作战重创陕北国民党军,重新开辟了葭县苏区,使葭、吴、绥、米苏区与神府苏区联成了一片,掀起了陕北武装革命斗争的新高潮。
参见《佳县志》第721页
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