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劳碌了一天的农民和没有执勤任务的战士早已经入睡了,周副主席和其他首长窑里的灯光也已经熄了。可是,毛主席的窑洞里仍然传出隐隐约约的读书声。警卫战士知道,毛主席又开始复习英语了。
提起毛主席学习英语,身边的工作人员无不敬佩和感动。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毛主席为了阅读外文资料,了解和掌握世界革命动态,决定学习英语。周围的人听后都很惊奇,因为毛主席已经五十三岁了。然而,年龄并没有成为领袖掌握新知识的障碍,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强毅力,开始了学习英语。《解放日报》社的余光生同志是毛主席的英语教员,毛主席每隔一两天就把教员请来为自己上课,天天坚持练习到深夜。有一次,已经半夜一点多了,毛主席还在大声朗读。卫士翟正双睡得正香,以为毛主席在喊他,急忙披上衣服跑进去问:“主席,叫我有事吗?”毛主席说:“我没有叫你呀!噢,可能是我朗读的声音太高,把你惊动了。”
蒋胡匪进犯延安,毛主席的英语课停止了,但英语学习一直没停,离开延安这半年来,尽管生活动荡,工作繁忙,他仍坚持自学,很少间断过。
毛主席博古通今,是当代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全党的领袖和导师。但他在学习上从来也不满足,一直是珍惜分秒,孜孜不倦。沙家店战役以后,形势开始好转,毛主席马上派申虎成到河东去,把撤离延安时转移到山西的书籍取回来。在申虎成回来之前,就是对一部字典,毛主席也要从头到尾读一遍。 。
那是初到神泉的时候。有一天,卫生队长黄树则去看望毛主席,走进窑洞见毛主席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毛主席见了黄队长把书合上说:“这是一部字典的上册,原来就放在这窑里窗台上,我已经看完了。”说着,毛主席又把字典翻开,甩手指着对黄队长说:“你看,这个字还解释得不错,这个字解释得就不好。”评论了一番之后,毛主席又说:“怎么这部字典光有上册,不见下册,我还想看看下册,看别得字解释的怎么样,你帮我找一找好吗?”
黄树则深深敬佩毛主席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他一边答应着:“我一定为主席把下册找见”,一边转身就在窑里寻找。他从桌子底下一直找到窑掌上,终于在窑主家堆放的一堆杂物里找见了字典下册,书皮早已撕得不见了,又落了厚厚的一层尘土。黄队长拿起来到院子把尘土拍了拍,送到毛主席跟前,毛主席接过书,高兴地说:“谢谢你!”
毛主席饶有兴味地把字典翻了几页,抬起头来问黄队长:“你学过中医没有?”
“没学过。”黄队长答。
“有机会的话拿出三个月时间,把要紧的中医书先看看,打下基础慢慢再学。”
黄队长点着头,暗下决心,一定以毛主席为榜样,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不久,申虎成由山西把书取回来了,人们看到毛主席更是手不释卷了。毛主席自己孜孜不倦学习,教育干部、战士认真看书学习,还严格要求子女好好学习。在朱官寨和神泉,毛主席连续给在河北平山参加土改的儿子毛岸英写信,要他学习理论、看历史小说,没有书可托周扬同志去找。十月八日在神泉堡写的信中,毛主席教育岸英说:“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做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毛岸英把毛主席的这段话,工工整整地抄在自己的本子上,照爸爸教导的那样去学习,去战斗,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坚强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参见《毛泽东在佳县》第66页
高再恩编
陕榆新出批(1995)字第0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