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故事  >  历史故事

一夜不睡觉

      天越来越黑了。
      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仍在五女川河道里向东穿行。一连发了几次山洪,河槽两岸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马蹄一落就迸发出点点星火;战士们跌跌撞撞,道路十分难行。从梁家岔到朱官寨满共也不到三十里路,好长时间走不到。
      这可把警卫员急坏了,因为主席已经连续四天四夜没有很好睡眠了,得赶快赶到宿营地,让他好好休息一阵呀!可是,心越急越走不快。偏偏在这个时候,大青马的铁掌被石头碰了。拉马的王振海紧紧牵住马缰,告诉毛主席说:“不碍事,再走一阵就到了。”毛主席爱惜牲口,说啥也不骑了。警卫员都说路上净是石头实在不好走,劝毛主席另换一匹牲口骑,毛主席不让,还说:“骑在马上要打瞌睡,还是步行好。”
      毛主席以无比过人的精力,迈着雄健的步伐,在石头林里摸索前进。警卫员只好破例打开手电,在前边照路,直到快半夜的时候,才来到了朱官寨。“总算到了宿营地,领袖能够马上休息了!’警卫战士们松了一口气。
      可是,准备房子的同志前来报告说:毛主席的住处安排在前沟离这里有二里路的阳城上。他还好心地说:“阳城上要安静些。”毛主席一听忍不住笑了:“我现在不需要安静,只需要睡觉呢!”警卫员也都撅着嘴,暗暗抱怨那个安排房子的同志,毛主席从上梁家岔到如今,连床板还没挨哩!
      安排房子的同志何尝不知道毛主席连日来的辛苦劳累,正因为这样,他才专门找了个安静的窑院。但他确实疏忽了,一时还没想到那个窑院还得走二里路。刚才,毛主席说那句话虽然是笑着的,可他感到比重重的批评还难过,自己没有为领袖操到心啊!他急忙转身跑到路畔上的殷家沟,为毛主席重新安排住处。一阵功夫,就返转回来,把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其他首长安排到附近的一个石窑院里休息。
      这个窑院只有中间一孔石窑比较宽敞,已经被三五八旅一位受了伤的刘营长和他的通讯员小赵占去了。有人建议把刘营长和小赵叫醒来倒腾一下,毛主席摆摆手,不让惊动伤员,让伤员好好休息,警卫员推开刘营长他们隔壁的一孔窑门,急忙点灯、支床、绽铺盖,想让毛主席早点躺在床上。毛主席问:“老乡在家吗?”手枪连连长高富有回答:“刚打完仗,老乡可能还没回来,找了半天一个也没找见。”毛主席说:“老乡不在家,怎么能随便开人家的门搬东西?就是老乡在家,借东西也要征得人家的同意呀!”说毕,叫警卫员把灯端到院子里的一块石板桌上,取出电报、文件,又开始紧张工作了。高富有领上警卫战士在村里村外找了好长时间,鸡都叫了,才把老乡找回来。那位老乡十分热情地帮着警卫员重新把床支好,请毛主席回窑里休息。毛主席仍然没有休息。他从石板桌前站了起来,伸展双臂活动了一下身体,对卫士李银桥说:“快去请周副主席和弼时同志,到这个窑里来开会!"
      住在毛主席隔壁窑里的那位负了伤的刘营长和小赵,经过一夜好睡,睁开眼睛发现天已经大亮了。他俩说说笑笑穿衣起床,准备赶往后方医院。忽然,一个警卫员轻步走到窗户下,对他们说:“请你们说话走路声音放小一点,首长就在你们隔壁住着。”刘营长忙问:“哪个部队的首长?”警卫员回答:“九支队。”九支队,这是中央机关的代号嘛!刘营长急问:“隔壁住的是不是毛主席?”警卫员点了点头,又说:“我们半夜到这里,首长不让惊动你们。首长们刚刚开完会,临明时才躺下。”
      刘营长和小赵十分感动。小赵掏出钢笔在窑洞的墙上写下了一行宇:“一九四七年八月二十三日晚,我和毛主席隔壁住此院内。”
 
 
参见《毛泽东在佳县》第42页
高再恩 编
陕榆新出批(1995)字第0017号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