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故事  >  历史故事

毛泽东游白云山纪念碑

在真武大殿内的鼓楼东侧,矗立着一块引人注目的花岗岩石纪念碑,这就是一九九七年十月建立的毛泽东游白云山纪念碑。

一九四七年,毛泽东主席转战陕北在佳县期间,曾于十月十八日、二十二日两次登上白云山。时值金秋,适逢庙会,毛主席在当时中共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等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步入庙群,览古迹、赏名胜、看社戏。毛主席颇有感慨地对任弼时、汪东兴等随从人员说:庙宇都是选风水好的地方建造,都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还说,白云山的山不高,庙还不小,烧香的人也不少;我们提倡宗教信仰自由,正当的宗教活动允许进行,但不允许利用宗教活动做坏事。并指示张俊贤,这些都是文化遗产,要保存下来,不要毁了,你明天就出个布告,要保护。

毛主席还在今立纪念碑的地方和四方群众一起观看了佳县群众剧团在真武大殿对面的戏楼上演出的晋剧《反徐州》。县上的同志安排毛主席坐在戏场的前面,毛主席说他个子高,把后面的群众挡住不好,他主动要求坐在侧旁。戏唱完后,他走上戏台,与演员一一握手致谢,并赞扬说:这戏还好,是反封建的。这就是革命的嘛,我看《反徐州》改成“徐州革命”更好啊!随后毛泽东同志指示以“亚洲部”(中央机关的代号)名义,给剧团赠送了一面锦旗,上书:“与时并进”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毛泽东同志在道长的陪同下,进入真武大殿,毛主席随手从签筒里抽出一答,上写“四十三签,上吉,日出扶桑。”老道见状大喜,主席却不以为然地笑了。

一代伟人重阳登山(农历九月九日),山之有幸,民之有幸。为了缅怀伟人的伟绩,在毛丰席登白云山五十周年夕际,由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蔡竹林提议,省财政厅拨款,佳县筹划,刻石立碑,以示纪念。碑料选用河北优质天然花岗岩,碑高一百九十四点七厘米,宽九十九厘米,取意一九四七年九月九日是登山日;碑座高五十厘米,以纪念登山五十周年树碑;在碑座的四周刻以黄河、黄土地为主题的组画,象征着毛主席扎根黄土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碑立毛主席当年与群众一起看戏原址。碑的正面由蔡竹林题写碑文,背面的碑记由白云山管理办主任马培存撰文,县政府副县长郭宝成书写,佳县民间雕刻家韩国庆雕刻。

毛泽东游白云山纪念碑的建立,为白云山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对利用旅游胜地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见《陕北地名故事》240-241页

王世雄、王峰存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9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