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文化大革命”两派武斗在全国已趋平缓,各地革命委员会相继成立,可佳县城的武斗却愈演愈烈。榆林地区12个县“保皇派”的头头及武装人员失势后,相继聚集在因易守难攻而被誉为“铁葭州”的佳县山城。
为了攻下佳县山城,1968年1月,佳县“东方红”组织负责人到处活动,请求榆林“红工机”,米脂“101”、绥德“十指”及靖边、吴堡等县的造反派组织,以“武装护送本派人员回城闹革命”为名,将佳县山城四面包围,抢劫县医院,炸毁水塔,使城内断水、断粮、断电18天,死伤了不少人员仍相持不下。1月24日,城外的“造反派”头头在大西沟召开会议,研究攻城方案,有人提议:“过去军队攻城,多先采用炸药把对方守城人员炸昏,然后一冲而上,可攻陷城池。”于是会议决定用4吨炸药来炸距城郭最近的城北车站,以达到攻城目的。25日,“东方红”组织人员从榆林运来4吨炸药,26日挖洞实施爆炸。在实施过程中,“东方红”负责人担心把城中房屋全部震塌,会造成大量的无辜伤亡,进城也无什么意义。就只安放了两吨炸药,最后只炸毁了车站的12孔窑洞和一辆汽车,震裂了部分民居。由于城中守卫严密,最终还是攻而不克。27日,城外一方只好撤围,结束了第一次对佳县城的围攻。
4月下旬,与佳县“指挥部”同派性的相邻几个县的群众组织来到佳县山城,成立了以榆林红色革命造反司令部和红旗革命造反司令部(简称“二红”)、绥德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司令部(简称“大联司”)、米脂中学文革领导小组筹备委员会(简称“米筹”)为主的“陕北联合大队”,与佳县“指挥部”联合守城。
4月29日,榆林军分区政委赵正光被劫持到佳县山城(扣留达4个月)。
6月初,时任榆林军分区司令员兼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和被誉为“陕北支左红旗”的米脂县武装部负责人,在米脂县人委召集榆林地区各县“造反派”头头及武装负责人会议,成立了“榆林地区民兵联防委员会”,任命了联防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联防司令部。司令部下设三个团。会议研究部署了二次围攻佳县山城的作战方案:一团以榆林“红工机”武斗人员为主,负责攻打北门;二团由佳县“东方红”、米脂”101“及横山、靖边、清涧武斗人员为主,负责攻打南门;三团由绥德“十指”及吴堡、子洲等县武斗人员为主,驻扎大西沟,负责攻打西门。另外由少部分佳县“东方红”人员配合山西临县一个武斗连驻守山西尥虎寨,封锁桃湾渡口。随即,把佳县山城层层包围,困水、断粮,大炮轰,连续三个月,伤害了不少无辜性命,尤其是6月30日两派在城北暴家瓤遭遇战中,双方死亡60多人,打伤多人。就这样,佳县城还是未能攻下。直到9月3日,中央命令解放军8134部队来到佳县,在县外露宿13个昼夜后,城内一方才于9月16日允许解放军进城实行军管,遣散各县“保皇派”人员,促进了“东方红”“指挥部”两派大联合,结束了武斗围城事件。
(刘秦川:原佳县县志办工作人员,现榆林市计委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