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史料  >  纪略

石摞摞山遗址发掘龙山时期古城再现

      石摞摞山遗址位于佳县朱官寨乡公家圾村东南侧。1987年陕西省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面积逾10万平方米,表面可见鬲、罐、盆等龙山时期陶器残片、白灰面居址、残断的石砌墙体以及人为堆摞的石堆等遗迹。1992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8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经过75天的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900多平方米,在遗址内发现了一座距今约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古城。这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20多座龙山文化古城中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它不但填补了陕西省内没有史前古城的空白,而且对研究古代的城市建设和文明程度等均具有重大价值。
      古城由建于山顶部的内城、环绕于山体中下部的外城、以及沿西南外城墙并与之平行的护城壕部分构成。内城呈圆角方形,但破坏严重,发掘出的西南角一段城墙70米,依其走向和现存的残墙估计,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外城墙沿山势而建,有多处转弯和拐角,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周长约1公里,面积近6万平方米。此外,古城的内外城墙都是用石块和黄泥砌筑而成,多依原生黄土断崖构建,形成了包崖镶坡的台城形式。石墙厚度大多在0.7至1.2米,最高处保存有3.4米。城墙外的根部有夯实的堆筑护坡土。在外城西南部还发掘出了宽大的护城壕,宽度约10米,深达6.4米。尤令人震惊的是,发掘城壕时在靠城墙的一侧发现了保存完好的石砌护坡墙,其高度达6.25米,厚度约3米,石头护坡之内才是夯筑坚实的外城墙基础。
      这次发掘共清理出房址18座,80多个窖穴及陶窑等,均为龙山时期的遗存。房址主要有圆形和方形的半地穴式,以单体建筑居多。带庭院的多室房址由院墙、小庭院、侧室、主室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为过去同时期考古发现所罕见。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在五女河流域发现了多处龙山文化遗址,认为五女河流域可能是原始社会后期人口居住稠密、活动较为平凡地地区。今后,还将对石摞摞山遗址及五女河流域作进一步的发掘考证。(2004年4月)
 
 
参见《佳县文史》第3辑 第188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陕内资图批字(2004)EY6号内部发行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