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史料  >  纪略

​晋剧在佳县及佳县晋剧团

      晋剧,佳县人称“山西梆子”,它是山西省的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个剧的合称。在清代戏曲论著中晋剧多指蒲州梆子和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它渊于蒲州梆子,当时演员均为蒲州人,道白用蒲白。在发展过程中,它吸收了山西中部地区的地方吹腔、秧歌、弦子腔等民间艺术,加上本地演员也逐渐成长,就形成了独特的新剧种——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起初流行于山西省晋中地区,当时晋中商业繁荣,票号兴盛,大商号及大村社业余自乐班甚多,皆喜唱中路梆子,这种剧种也受到其他各地群众的喜爱,后来山西各界人士、巨商票号也逐渐形成唱中路梆子的习惯,所以把晋中的中路梆子定名为“晋剧”,作为山西省的代表剧种。到清咸丰、同治年间,晋剧已在山西各地非常盛行,当时相继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戏班,如:四喜班、聚梨班、锦犁班、永宪园、禄梨园,以及鱼儿红、玉印旦、三盏灯、老十三红、彦和丑、毛毛旦、说书红、狮子黑、三儿生、果子红等好多著名艺人,这些戏班和艺人为推动晋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佳县与山西仅一河之隔,经济贸易、婚迎嫁娶交流频繁,文化习俗也非常接近,所以,晋剧很快传入佳县并受到大众的欢迎。当时佳县文化极不发达,长期以来没有形成自己的地方戏,只有一种在古庙会上活动的“赛赛”,也称“老龟子说戏”。活动时虽然穿戴的是传统戏剧服装,但多道白而少唱腔,乐器只有大锁呐、海笛子和少量打击乐器,活动范围极其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的一些戏班子就被邀请到佳县沿黄河一带的乡村演唱神戏、雨戏,晋剧也从此在我县传播开来。
      三十年代初期,佳县通镇村刘大真的父亲首先在通镇成立了晋剧戏班,但因戏箱破烂短缺,戏的质量很差,群众评价说:“灰驴则的戏,不看不着气,一驮箱子两本戏,十个上台的、就有九个没鞋的,有一个有鞋的,还是借得管台的。”尽管戏和箱不好,但群众还是很喜欢它。因此,晋剧就在佳县扎下了根。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占领了山西,山西的好多晋剧名角流入佳县,如狮子黑、太谷三子、辫子红、元宝黑、十三红、卢头红、明亮则、虎头生、蔓庆旦、圈牛旦、金狗旦、小二保旦等。佳县佳芦镇大会坪村的钞老五,趁机招兵买马,成立起一个高质量的戏班,为全县乡村庙会演出,并深受群众欢迎。钞老五的戏班因故停演后,佳县康家港乡沙坪村李杰候也建起了戏班,他把原钞老五戏班里的好多名艺人又招入他的戏班。抗日战争结束后,山西的大部分晋剧表演名艺人又回到了山西,少部分留到了陕北绥德专区晋剧团。
      在钞老五、李杰候戏班的影响下,佳县人民更加钟爱晋剧,因此,佳县人也开始酝酿成立自己为主角的剧团。
      地处黄河沿岸的佳县木头峪村,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有钱人家较多。30年代后期,本村曹加乐、苗晋仁两户财主招集村里的年轻人办起了家庭俱乐部,自编自演一些秧歌剧,小折子戏。40年代初,苗功俭、曹加尤、曹金觊、张明良、苗庆国、苗少峰、苗厚起、菌桂房等人,号召村里有钱人捐钱捐物,置办戏剧服装、道具、建立起了木头峪村俱乐部,把演小戏转到唱大戏上。开始没有导演,他们就跑出去学,有的学台词,有的学调度表演,有的学文武场子,分工学角色,回村后聚在一起组合演出。初学的戏有:《游龟山》《打金枝》。后来,因曹金凯、张明良等一批有文化的人外出工作,给演出造成了缺角色的困难,经大伙商讨一致同意请名教练。1942年冬,从山西请来了一个名叫雷六来则的师傅,教了一冬戏,排出了晋剧《蝴碟杯》《回荆州》《八件衣》《反徐州》和一些折子戏,一经演出就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赏。1943年春。又到县城向县委、政府做了专场汇报演出,受到县上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改为“佳县文艺工作团”。1947年,毛主席转战陕北到佳县,农历9月9日在白云山观看了该团演出的《反徐州》,并勉励全体演出人员“与时并进”。1953年,经陕西省文化局批准,将“佳县文艺工作团”改名为“佳县职业群众晋剧团”。
      1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王家砭乡王寨村、峪口乡峪口村、坑镇背沟村先后建立起晋剧团,有近百本剧目在全县乡村庙会演出。
      1959年,佳米并县,原“佳县职业群众晋剧团”更名为“米脂地方国营剧团”,剧种仍为晋剧。1960年该团参加了陕西省戏剧调演,选送剧目有晋剧《打金枝》《茶瓶计》。
      1961年佳米分县,更名为“佳县晋剧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禁止演出历史剧和传统剧。“武斗”结束后,很多演职人员调离晋剧团,削弱了县晋剧团的力量。
      1970年秋,根据县革委会决定,招收了一批有文艺天赋的青少年充实到佳县晋剧团。团领导十分重视这批演职人员的教育培训,高标准、严要求,刻苦训练,还多次选派部分青年演员、乐队伴奏员,赴山西省晋剧院、晋中地区晋剧团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歌舞剧院、京剧院、艺术学院等大专院校学习深造,大大提高了演职人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素质。这段时间演出的剧目有大型现代晋剧《艳阳天》《红灯记》《杜鹃山》《红嫂》《朝阳沟》《洪湖赤卫队》《龙江颂》《智取威虎山》。这一时期,创作和演出都取得前所未有的可喜成绩:陈继春创作的晋剧现代小戏《新风赞》《红扁担》《东风岭》,在1972年和1975年赴陕西省榆林演出区文艺调演会上受到省内外专家的高度赞扬,并获创作奖和表演奖;1981年,在陕西省青年演员榆林演出区调演会上,佳县晋剧团演出的历史剧《下河东》获集体演出二等奖,常振茂获导演奖,高根胜获优秀演员一等奖,曹振喜获优秀演员二等奖,刘保国、冯艳娥、钞怀正获优秀演员三等奖;马进强创作的大型现代晋剧《破啼为笑》,在1982年榆林地区文艺汇演会上演出后,获得了高度评价,高根胜、纪玉梅、刘安生获得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历史剧、传统剧、逐步得到恢复。为了适应群众的文学需求,佳县晋剧团先后新改编排出大型历史剧和传统剧《遥上梁山》《明公断》《打金枝》《穆桂英挂帅》《逼婚记》《小刀会》《屠夫状元》《自河沟》《金沙滩》《杨八姐游春》《长板坡》《法门寺》《算粮登殿》《左连成告状》《卧虎令》《王魁负义》《斩驸马)《下河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剧。使佳县晋剧团不论从演出阵容还是表演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赏。
      80年代中期后,剧团财力严重不足,工资发放困难,演职人员缺乏艰苦求艺的思想,加之各种矛盾使剧团内部危机重重,好多艺术骨干调离,佳县晋剧团每况愈下。
      1985年,为了培养新一代晋剧人才,适应艺术发展的需要,县政府决定在白云山创办“佳县白云山戏剧学校”,招收学员60名,学制三年,毕业后不包分配。这批学员毕业后,立即遍布全县,成为佳县晋剧艺术的骨干。
      90年代后,县晋剧团实行定额承包制。为了生存和晋剧艺术的发展,佳县剧团不断从演出内容、形式、剧种、服务态度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改革开放也给佳县晋剧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晋剧艺术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业余剧团近20个,有演职人员近千人,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晋剧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参见《佳县文史 》第2辑 第105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陕内资图批字(2002)Ey6号内部发行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