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间,勉县由春到夏,天旱四月夏,秧苗仅栽半成。进秋,阴雨连绵四十余日颗粒未收,立成巨灾,生计困难。但衙中官员,不但不上报灾情,救民水火,反而大施毒手,横征暴敛,催收地,诈取人民,瞒灾谄上,以图上进。鞭打绳捆,牢笼枷锁,逼迫人民,卖儿卖女,倾家荡产,交粮纳税,恶劣至极!
时有郭杰者,勉县驸马寨人,年约三十五六,耕读传家,勤劳俭朴,生性刚直,见义勇为,不惧强权,不畏艰苦,好公忌私。只要是大众利益,赴汤瑫火,万难不辞。幼年虽参科场,不利而归。中年专事农作,温饱有余。是年旱涝成灾,频临饥馑!深恨不体民艰之父母官,大行暴政。于是奋身而起,纠集群众千余,累衙门,打地丁(当时请求减免地丁的方言)进了县衙,知县认为抗拒地丁,聚众造反,乃派一师爷,出而问话。众以灾情严重请打消地丁禀告,乃知旱涝无收,因灾而来并非越规行动。于是令选派代表三人,进内问话郭杰,乃代表中之最力者。
知县初则神情恐慌,战战兢兢。继而知县来情,又抖擞精神,大座二堂,厉声询问郭杰:“你长了几个头,几支臂,竞敢带头叛乱该犯何罪?”郭杰沉重答道:“深居官衙,坐食俸禄,高枕无忧,不体民情,不解冤苦,有违皇恩,颗粒无收,反大施屠手,有人心者,难为!”虽暂缓月,请示晓谕,但给郭杰造下了惨重灾难!
一月之后,衙门官差,手持拘票,以郭杰有粮不交,违抗地丁,煽惑群众,累衙闹事,镣禁下监。还想置之死地!
时届年关,县衙来一通知,云:郭杰在监病情严重,令地方乡约邻里,具保保回疗治,疾愈收监,听候处理。接通知后,众以事关大家,即联名具保。乡约送县呈递,适收发无人乃进监探病,说明来因。见面,郭杰并无病状虽受折磨;但神情如故,言语爽亮。交谈后,保状幸而未呈,若拿在县官手中,就是暗杀我的铁证。今后救我的办法,不断越衙上控,自有冤明之日,重见青天之时,黎民冤苦,也就迎刃而解!
自此之后,勉县三十六地方黎庶,接二连向上控告。果然,陕西巡抚接到状纸,立即派幕员暗查后,发出红戳。来县提省讯问到省后,巡抚连夜大座公堂,提郭杰跪于堂下厉色责问郭杰:为何抗粮造反!郭答:不敢。并将详情一一呈诉。巡又问:一县之大,人民成千上万,为何你一人带头打地丁?郭又答:灾情惨重,一人搭桥,万人能过。巡又说今天我叫你搭桥不成,我要把它淌了,你敢何为?郭又说:淌桥必定行龙,如果是浑水龙,淌了也就淌了,因为它不明是非;若是清水龙,知民疾苦,叫它淌,它也不黑心淌桥。最后,巡说:一张厉嘴,难怪知县置你死地!
结案:勉县灾情据查属实,勒遏交纳者,酌抵下年地丁;未交者,全部豁免!郭杰聚众闹事,抵触官廷,酌贬河南怀庆充军,即起解。
到怀庆之后,仍本以往精神,开荒种地,植树造林,饲禽养畜,颇有积蓄。加之睦邻和里,互通来往,亲如胶漆。乃将家眷,妻室儿女,齐搬怀庆定居。
团聚之后,人多力众。于是农作不忘读书,读书切记农事,农亦成就,学而有进。参与科考,进乡学,乡试叉科了举,名利俱备斯时已近晚年,又萌发思乡之念!乃决定回家探亲,乡亲们得信后,迎接至褒城山口,道铺红毡,路放鞭炮,欢迎为大众疾苦,死里逃生的郭举人!
参见《勉县文史资料》 第5辑 第32—35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92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