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咬牙封雍齿,含笑斩丁公”的历史故事,脍炙人口,传为千古佳话。而构成这个故事的两个主人公的遗迹一一雍齿坝和丁公墓,同在陕西勉县金泉乡雍齿坝。
雍齿坝紧傍汉水南岸,坝中有个大孤山丁公墓就在山顶上。这里原属褒城县,据《褒城县志》载:“雍齿坝一作雍池坝,旧传有维齿井”,传说是雍齿到四川什邡去做“什方侯”时,路过这里留的遗迹。
雍齿是今江苏沛县人,与刘邦同乡,豪强出身,在地方上拥有势力,瞧不起染有流氓习气的刘邦,时常凌辱刘邦,刘邦便怀恨在心。后来,雍齿追随刘邦起兵反秦,中途又背离刘邦而追随项羽、张耳,加深了刘邦对他的憎恨;刘邦恨不得把他剥皮抽筋。再后,雍齿又同主将张耳归附了刘邦。刘邦因正在对主要敌人项羽用兵之际,不便立即杀掉雍齿;雍齿也明白刘邦的意思,便决心立功赎罪,在对项羽作战中,奋不顾身,屦立战功,但始终消除不了刘邦想杀他的积恨。
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当了皇帝,开始只封了少数几个有亲有故的功臣,对大多数功臣置而未封。有一天,刘邦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宫里,从盘空复道中,望见众将三五成群地坐在沙滩上密谈,便问张良:“他们在谈什么?”张良说:“他们在密谋造反。”刘邦又问:“天下已经安定,他们还为什么谋反?”张良说:“他们为您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现在您当了皇帝,只封了少数几个亲故人;所杀的尽是您向来不喜欢的人。他们怕您找岔子杀头,所以要密谋造反”。刘邦一听大惊,吓得直冒冷汗,连说:“先生这该怎么办?”张良沉思了一下说:“您向来最恨的人,又为大家都知道的是谁?”刘邦说:“雍齿和我有旧仇,我最恨雍齿,几次想杀他,但念其功多,心又不忍。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张良说:“为今之计,先封雍齿,众将疑团自消”。
刘邦木音不喜欢封雍齿,但为了顾全大局,息事宁人,立即大宴众将,在宴会上咬着牙关封雍齿为“什方(今四川什邡县)侯”。并命丞相、御史,急速定功行封。众将散会后,都高兴地说:“雍齿是主子的仇人封了侯,我们用不着担心了。”
丁公是项羽部下的一个大将。一次,刘邦兵败,只身逃入山中,丁公紧追不舍。刘邦眼看被抓,便央告丁公说:“请您把我放了,我将来一定报答您的恩德”。丁公便引兵后退,放走刘邦。
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当了皇帝,丁公去见刘邦,满以为会受到刘邦报恩的优待。哪知刘邦却假装不认识他,问:“你是何人?”丁公骄傲地回答:“我是在某某山放你活命的丁公”。刘邦笑着说:“推下处斩!了公大叫“无罪”。刘邦笑着问:“你从前是谁的臣?”丁公说:“我从前是项羽的臣。”刘邦又问:“我从前是项羽的什么人?”丁公说:“你从前是项羽的敌人。”刘邦哈哈大笑说:“为人臣放走主子的敌人。怎说无罪?”丁公无话可答,刘邦便笑着下令把丁公斩了。
这两个故事,说明刘邦能够接受张良的正确建议,抛弃个人成见,封赏了与自己有私仇的雍齿,消除了众将的疑虑,以及他严惩卖主求荣、枇绝阿谀邪风的正义气慨,在今天还有很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因此,雍齿坝和丁公墓放在一起,忠奸分明,鲜明对照,发人深省。
参见《勉县文史资料》 第6辑 第20—23页
陕西省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93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