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中盆地西端,巍然屹立着一排山峰,自西向东共有十二座山峰相连,延绵二十余里,却与群山绝殊自成一脉,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定军山,当地人称“十二连珠山”。
定军山并不高,海拔834米,他既无五岳的胜景,也无昆仑的伟岸,但闻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并不平凡。这不仅仅是因为三国时期蜀魏为争夺汉中发生的那场战役,更重要的是山下长眠着一位伟人——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丞相为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在这里代代流传,铭记他千秋功业的遗迹在这里随处可寻。这一切就决定了定军山不会因为代远年淹而沉寂,他注定要和伟人一起享誉千秋。
定军山,是一座山,但又不仅仅是一座山。它还是一出京剧,是一部电影,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不甘偏安自保、锐意进取的精神。当然了,它始终与那场战役密不可分。
三国时期,势单力薄但又不甘偏安一隅的蜀国,采纳丞相诸葛亮的战略计划“西出秦川”,然而,“出秦川”的门户——汉中,却为曹操所据,双方为争夺汉中发生了著名的定军山战役。战役中,蜀国老将黄忠刀劈曹魏名将夏侯渊于定军山下,此役为刘备集团取得汉中,为下一步进取中原夺得根据地。同时汉中的取得,为蜀国拿到了能与魏、吴两国形成鼎足之势的重要砝码。战争不仅是力量的抗衡,更是智慧的较量。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法孝直的高瞻远瞩,老黄忠的以逸待劳,刘备的“缓称王”,无不给后人以深刻启示。
八年之后,诸葛丞相来了,带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对刘备的承诺和励精图治的人格魅力,尽管他的步伐是那样的沉重。在这里,他带领士兵教兵讲武,推演八阵;在这里,他和民众一起兴修水利,奖励农桑。可是,有谁能理解秋风萧瑟中丞相独上书台的孤寂,有谁能体会几次北伐失利后丞相撕心裂肺的痛楚?军山无语,它看到丞相的双鬓又添了几丝白发;军山无语,它看到繁星下丞相营帐若明若暗的青灯。直到234年8月的一天,远远地看到蜀汉将士素衣裹着战袍,扶送着丞相的灵柩回来。定军山,哭了,一时间天昏地暗,山崩欲裂……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初,京剧一代宗师谭鑫培以其委婉古朴的唱腔,演绎了《定军山》中黄忠一角,一唱唱了几代人。谭派第五代嫡传人谭元寿,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是将《定军山》唱到了中南海,唱到了海内外。京剧《定军山》,不仅是一部家族演出史,更赫然是一部中国文化遗产史,一代一代唱响华夏文明远古的辉煌!
我曾经对着余晖下的军山遐思,那千古绝唱的出师奏章,仍然散发着令人激情澎湃的霞光,十二连珠峰也不能将你掩藏!而我脚下的土地,一块黄土就是一座文化遗产的宝藏,一片瓦砾就是一次追忆千古风流的乐章,一滴河水就是一片民族复兴的光芒!
风云定军山,你是如此的令人向往!
参见勉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http://www.mianxian.gov.cn/